近期,随着科创板热情的逐步退潮,科创板打新的收益也大大下降。在股价回归发行价的过程中,破发之声不绝于耳。A股市场从来没有这么团结地一致认为,加速扩容是市场长期萎靡不振的原因,连续地抽血,让原本存量资金博弈的A股市场变得孱弱不堪。对于停发无望,大家希望破发成为拯救A股的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破发真的能拯救A股吗?
破发或许成为科创板上市新股的常态
“破发”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科创板的设立,初衷就是想打破核准制导致的行政干预过度,确定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可想而知,目前的A股市场破发风险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由于对新生事物的热情,科创板才会开市这么久没出现任何一股“破发”的情况。
就目前看,首批上市的科创板多数股票已从最高点下滑50%~60%,如华兴源创,从最高价78.58元,到目前最低价到38.55元(发行价24.26元),已近腰斩;此外,晶丰明源、昊海生科、杰普特等个股都逼近了发行价。可以说,科创板的股价不是即将破发,就是走在了破发的路上。
破发会使新股定价更合理
有数据显示,成熟市场中,如香港的H股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的比例为15%,而美国有时甚至达到40%,可见,市场化定价就是要新股面临“破发”。
近期,科创板整体成交量和换手率较初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个股溢价大大降低。例如,11月1日上市的N宝兰德,收盘较发行价仅上涨26.36%,10月31日上市的N杰普特和N致远首日上涨33.05%和55.7%,第二日就转为下跌16.08%和5.77%。科创板目前新股上市的表现,与第一批上市新股动辄300%涨幅大相径庭,甚至已远低于主板新股首日44%的涨幅上限。这意味着,打新科创板的收益在未来可能不如主板新股,同时打新热度会远远降低。
目前的科创板动辄百倍的市盈率,实在让打新者望而却步。新股首日破发的可能,让机构定价更合理、让股民打新更谨慎。注册制和科创板追求的,正是市场自动调节、自我约束的力量。
股民打新需更加谨慎,未来主板打新收益高于科创板
打新“旱涝保收”已渐行渐远!或许科创板短期大面积破发不现实,但风险增加。
数据显示,科创板中签首日收盘价盈利中位数是1.51万元,但最近收益明显下降,如N杰普特,仅7400元,N宝兰德为10450元。
不可否认,科创板是高成长板,但也是高风险板。不要说普通散户投资者,就算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准确估值都是不容易的。网下询价和二级市场交易原本就是一个博弈过程,股价“破发”甚至“破净”都是正常现象,所以股民应有心理准备,也应具备风险意识。
就目前看,未来主板打新收益要高于科创板,原因主要由发行机制决定:
(一)从市盈率看,主板(包括中小创)目前核准的市盈率上限为22.99倍,一般银行股等大盘股不超过10倍。科创板目前的市盈率没有规定,高的有两百多倍,低的也有四十多倍,平均五六十倍吧。因此,主板的发行价要比科创板低一大截,向上空间大。
(二)从配售机制看,科创板的网下配售(以机构为主导的投资者)比例大大提高,由主板的60%~70%,提高到70%~80%。这样新股发行前更集中在机构投资者手里。从目前科创板股票上市首日看,机构在首日便大量抛出新股,换取无风险利润,在新股估值不明的情况下,下档承接无力,也压制了科创板上行的空间。
(三)从上市后涨跌停限制看,科创板上市后五日内无涨跌幅限制,导致了筹码在上市后首日便得到充分换手,而主板因首日44%的限制,且定价较低,使流动性变小,特别在低位时,筹码得不到充分换手,很难打开涨停板。一旦筹码松动,必定股价已在高位。
中国石油屡创新低,新股照发不误
近日,红极一时的中石油又抢占了头条。原因是股价屡创新低。从上市之初的48.62元,到目前最低5.84元,股价跌去了近九成。经历了2008年牛熊转换的老股民中,当时相信中石油破百的人,绝不在少数。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从零八年到一九年,尽管中石油不断地下跌,但是新股不但没有减少发行,而且在相对好的市场环境下,甚至加速发行,可见,破发并不能阻止新股的发行。
我们通常认为,新股一上市就破发或者上市两三天后就破发,会造成一级市场投资者的亏损,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目前A股的发行机制,企业首发上市的股票比例非常小,有的仅占总股本的10%,而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手中股票比例庞大,一旦解禁,由于A股的高溢价发行(他们的实际成本很低),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一定不计成本地抛售,势必对市场造成承压。其次企业一旦上市,大股东或实控人通过如股权质押,发公司债,定向增发,均可融资获利,谁还在乎股价破发呢?
新股发行的一级市场利润应全部让给中小投资者
我认为,新股发行应将一级市场利润全部让给中小投资者,而不是仅靠打新拼运气。方法有三:
(一)取消网下配售,把全部股票都配售给二级市场投资者。
(二)二降低新股发行价。注册制度的实行,笔者认为是件好事,目前看,科创板个股溢价大大降低,会使市场对新股的定价更合理。当然,关键如何进一步完善注册制,达到真正的市场化,严监管非常重要。
(三)降低新股中签数量,提高中签率,让更多的散户投资者能够享受到一级市场利润。
总之,支持实体经济,解决了塞湖,完成公司上市IPO,但让投资者很受伤,不是完美的结局,如果大多数投资者也能通过新股发行获利,才是最好的结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