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讲来讲去
日前,有学员发来稿子要我点评,隔着屏幕我不忍说其假大空,只好婉而告之,请写真实感受。下午琦琦来家,也是为指导作文的事,不一样的孩子却害同样的病症,国中学生作文,从语言到情感居然都一个模式。
不知何时起,学校已成富士康,教师就是车间主任,学生就是流水线上产品。富士康的工人屡屡跳楼,学校也动不动就有孩子跳楼,这不,就在我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新闻报道孝义二中有个孩子跳楼了。据闻,某地校董鼓励教师,打骂孩子不要紧,只要不出事,我都给你兜着。这校董身价过亿,但纯粹是土鳖,以为只要榨出成绩就是搞好教育。
更悲催而荒谬的是,当地家长普遍认为这就是好学校,前仆后继的把孩子往里头送。与此相似的自然现象,被叫做“飞蛾扑火”,只是人类有点文化,能造出个词语笑话蛾子,我想在蛾子的世界里,大概也有同样意思的语言在等着人类。
所谓指导,也很粗糙,就是指出毛病,告以方法,但其实很难办,因为:
一,要改变假大空,就要老师鼓励孩子说实话,可是,连老师都活成了两面人,又怎样要求孩子?对学生骂骂咧咧,踢踢打打,转脸收了家长钱,就给孩子好脸色,更有甚者,是收了钱才打骂孩子,不收钱就不搭理。
二,要多读书,就要有闲暇时间,但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我问琦琦,现在初中生普遍喜欢读谁的著作,琦琦眨眨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吃力的说,老师让看的就是满分作文。
我如实告他,你文章正是充满所谓满分作文的味道,所以显得假大空。
现在初中学生普遍看什么书,我之所以问他,是因为这周要推荐的《就这么飘来飘去》,作者韩寒,是当年中学生痴迷的作家,他的文字特别真实,不做作,这么多年过去了,韩寒未必在年轻一代中流行,孩子们或许会喜欢别的作家,但难以想象的是,学校几乎只让读一种书。其实,也好理解,这不全国人民都在或主动或被迫的学习某个人的讲话和精神嘛?
中学时,韩寒是与我们几乎同龄的作家,一度风靡校园,在一次新概念作文复赛中,还是高中生的他凭借一篇《杯中窥人》轰动全国。他高一读了两次,除了国文,其他科目全不及格,终因无法忍受现行教育体制而愤然退学,引发社会争议,一时无两。
随后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三重门》,是书曾席卷国中校园,写出了学生在扭曲的教育体制下不堪重负,我记得当时同学们之间相互借阅,书中讽刺颇有钱钟书的味道,直到2014年,他出版了二十本著作。
后来,听说他在开赛车,我对此没啥兴趣,也就没有特别关注,仅凭看电视换台时一闪而过的赛车印象中,知道这是一项既烧钱又危险的职业。前几年,他的博客,我偶尔会去浏览,他的杂文写得很棒,2017年后,他的博客停止更新。他说所有悲剧的源头几乎都是一样的,说来说去也没有变化,遂把重心放在小说散文和电影创作上。其间,他还办杂志,写歌词,甚至鼓捣音乐,前几年,他导演了两部电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去年又导了《飞驰人生》,据说三部电影的票房累积将近34亿。
韩寒一直在蜕变,从当初的辍学少年到文学青年,从职业赛车手到公共知识分子,从主编到音乐人,一直到电影导演,这家伙看起来切换自由,我喜欢他,是因为他活的如此痛快而清醒。今次要给大家介绍他的书,如果你问我有什么评价,我想说,他锐利,并且有趣,他反抗,并且轻松。
《就这样飘来飘去》,是韩寒写自己的赛车故事,电影《飞驰人生》,也是讲一位赛车手的故事,书和电影中均有一段话能很好的概括韩寒这些年走过的路。
电影中赛车手张弛说:“竞技体育,成绩是练出来的,冠军是撞出来的,作为一个拉力车手,冲出赛道没有任何缓冲区域,旁边可能是墙,是树,是水库,是悬崖,就看谁能在逼近极限的同时,犯更少的错误,你过的每一个弯,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你犯的每一个错,都会断送整场比赛,甚至你的职业生涯。我们所爱的事业和别的运动不一样,你需要钱,需要一个好的技师团队,需要一台好车,需要你的专业和冷静,需要你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开着这台车全速推进,什么尊严,面子,荣誉,廉耻,你都顾不上。怎么战胜对手,那就是找到最晚的刹车点,找到轮胎的摩擦力极限,找到你自我能力的边界,然后把你眼前的每一个弯都过好,这不是驾驶的技术,这是驾驶的艺术,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要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韩寒走来的一路都伴随着质疑,当初刚退学,社会上到处质疑他,觉得他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开赛车的时候,有人质疑他,在做导演的时候,同样,有人质疑他。
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这就是韩寒。
书中写到,在一次赛事中,韩寒的车爆缸了,活塞把缸体打了一个大洞,引擎室烧了起来,当时他再也买不起一个发动机了,但他并没有感到心酸。他说:“坚固的事物都要经过烈火的锤炼,这火光既不能温暖我身,也不能焚毁我心。从那一天起,这件事情,我必须做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它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那些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其实,几乎无论你干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周围人的质疑。有时候,你需要一意孤行,有时候,你需要听取别人的建议,但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连上帝也不知道答案。唯一的局面就是做你想做的,受你该受的。这些年,我办书院,讲了一本又一本书,就这样讲来讲去,有人得到启发,有人无动于衷,来来去去百多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给我写信说,老师,读完Zhang Yihe先生的《伸出兰花指》,我终于理解了您“忧民瘼,启民智”的抱负。
谁说读书没有用?中学时,读韩寒的书,点亮了我的心灯,这五年来,我不就也点亮了一颗心灯吗?在不久的将来,我可能还像今天这样,就这么讲来讲去。(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1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