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或者小区里,经常会看到家长弯着腰、扶着孩子走路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累坏了家长们的腰,时不时得站直捶一锤。这样的做法既累家长,又对孩子走路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类似于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然而这样做真的能帮助宝宝提前学会走路吗?
先来说说,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对于走路这件事天生自带焦虑。
1岁左右是孩子学步的高峰时期,这也是为什么过了1岁后孩子还不会走路,有些父母就很焦虑。
宝宝开始站立、走路意味着小宝宝的成长又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父母们都期盼自家宝宝能走的又稳又好。可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宝宝一岁半了还不会走路,是不是发育太晚啊?
我家宝从开始走路就踮脚,会什么疾病吗?
宝宝走路老摔跤,是缺钙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比观察过国内外家长的带娃方式,相比起国外家长对于孩子的「不管不顾」,国内的家长总是会对宝宝「过分关注」,包办一切,从吃饭到穿衣,甚至是走路。
其实,这些「帮助」会限制了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牵着娃走路。
牵着娃学走路有那些坏处呢?
容易形成宝宝错误的走路习惯,比如踮着脚走;
容易对宝宝的骨骼造成损伤,大人不注意力道会导致宝宝胳膊骨折或脱臼 ;
会让宝宝失去自身探索走路的兴趣;
如果家长急于求成,会不经意地打击宝宝的自信心。
总结而言就是——
费力不讨好,大人腰酸背痛累得不行,宝宝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那到底怎样训练宝宝学走路呢?秘诀就是四个字:
水 到 渠 成
尽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 1 岁左右开始学习走路在 15 个月时已经可以走稳、甚至跑起来,不过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的发育也会各有各的不同。
宝妈、宝爸们不要过于着急,慢慢引导。从独坐、爬、扶站、扶着到处走到逐步学会走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大多数宝宝在 10~18 月之间开始走路。但宝宝真正开始独走一般需要经过独坐、爬、扶站、巡航(到处扶走)、走路的过程。
也就是说从宝宝 4 月开始就已经开始储备走所需要的肌肉和技能,爸爸妈妈们也是从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积极帮助宝宝学习各项技能了。
当宝宝变得更强壮,对周围也愈发好奇时,宝宝就会扶着家具或妈妈和爸爸开始学着自己站起来。
这个时候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宝宝锻炼平衡,让宝宝熟悉站立的姿势。我们需要帮助宝宝扶站,然后向宝宝展示如何弯曲膝盖以便坐回地上。这将有助于减轻宝宝跌倒的程度。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往往姿势会有些异常,爸爸妈妈就担心这是不是发育有什么问题。比如下面几种情况:
踮着脚走路
这可能是孩子下肢肌肉、关节以及韧带等结构还没有发育好,刚学会走路时宝宝会用脚尖走路。如果孩子蹲、站立的时候,脚掌可以放平,家长就不需要担心了,给孩子一些时间。
除了踮脚走路外,还有些孩子本来走得好好的,突然的某一天之后出现踮脚走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这个年龄段,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周围有小朋友踮脚走,或者看到腿脚不便的人、家长走路外八或内八,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步态。还有可能就是孩子贪玩,觉得这样有意思。
走路经常摔跤
如果孩子走路的时候一直出现摔倒的情况,首先要带宝宝医院排除肌肉、平衡、协调能力是否有问题。
排除这些问题后,只是单纯走的不稳,可能是因为刚刚学会走路,孩子肌肉力量不足。孩子在走路过程中,肌肉是支撑骨骼能走、能站力量来源。所以孩子爱摔跟头或者走路不稳,是肌肉的力量还不够,和骨骼「缺钙」没关系。如果孩子只是走起路来不太稳,站着没问题,就不是骨骼问题。
走路双手投降
很多孩子在走路的时候,双手举过头顶呈投降式,或者双手张开像小鸟要起飞的样子,还有些孩子双手呈特别奇怪的姿势,不走路的时候完全正常。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均是为了保持走路时的平衡。
所以,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他的姿势有什么异常,放手让孩子练习,1~2个月便能顺利走了,2岁时就可以掌握完美的走路技能了。
一些其他的相关问题
1. 学步车到底能不能用?
按照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不鼓励为婴儿使用学步车。研究表明,学步车实际上可以减缓运动发育,并导致婴儿出现走路姿势异常或背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翻倒或下楼)。
2. 宝宝学步鞋买什么样的?
最好的学步鞋就是光脚丫,宝宝如果不穿鞋子(或穿防滑袜子),这个时候不但学走路会更容易,还能帮助宝宝建立合适的脚和脚踝的肌张力,有助于宝宝足弓的形成,帮助宝宝学习平衡和协调能力。
当外出的时候,宝宝需要一双有弹性的鞋底,这种鞋子往往能够对折。应该避免穿高筒靴或高帮运动鞋,因为太多的脚踝支撑反而会限制宝宝的收缩运动。
3. 宝宝最晚什么时候不会走路就必须看医生了?
如果宝宝在16个月还不会走(早产儿按纠正月龄),就需要去看儿科医生或儿童保健医生。或者宝宝跌倒严重,双腿似乎非常僵硬,或者宝宝一条腿一直蹒跚行走,这些情况如果经常出现,那么可能存在神经、关节或脊柱损伤的迹象,这个时候最好去看医生。
总而言之一句话,父母们只要做好鼓励,不过分干预,大多宝宝都会给突然有一天学会走路的,放下焦虑,放手让宝宝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0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