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扶贫干部扯着嗓门对贫困户“发飙”视频被曝光,网友纷纷表示“骂得好”,在家翘着腿是等不来幸福的

扶贫干部扯着嗓门对贫困户“发飙”视频被曝光,网友纷纷表示“骂得好”,在家翘着腿是等不来幸福的

这两天,一条内容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对贫困户‘发飙’”的视频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多数网友看过视频后,基本都认同这位扶贫工作者所谓的“发飙”,其实是在教育贫困户,用最朴素直白、掏心窝的语言说出了实实在在的道理。

根据视频内容整理出该扶贫工作者讲话,内容大致如下——

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日子过不下去了还有低保,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翘着脚等来的。你看看那些开车、住洋房的人家,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的,不都靠自己双手。

扶贫,就是贫困了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想想你们任何一家,享受着各种保险、耕地补贴、免税政策。如果不是国家政策?灯会不会亮?路会不会通?房子能不能盖起来?

网友纷纷站队力挺视频主人公:

@波波:这是很平常的一次政策宣讲、感恩教育的群众会,在室外人多怕听不见,所以嗓门儿大了一点,是教育、帮助与引导······扶贫工作一线的同志不易,多少人抛下老小,不分白天昼夜奋斗在一线,不少人带病坚持上岗,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扶贫要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要彻底改变老百姓“等靠要”思想,要变“输血”为“造血”。



@冲锋号:这样的扶贫工作队员才是心向国家,服务人民,敢讲真话,讲实话的好干部。向她致敬!


农报君有话说:

这位扶贫工作者提高嗓门是事实,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解读,但谁都不可否认,她的这番话语是出于对贫困户帮扶的一片赤诚真情。

每一位基层扶贫干部的心愿,都是希望身边所有农民都能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为了帮助贫困乡亲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无数扶贫干部在基层一线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他们从青丝变白发,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巾帼英雄黄文秀在扶贫路上遭遇山洪去世,年仅30岁;藏族姑娘张小娟假期加班,在撰写扶贫报告的路上坠河遇难,年仅34岁;腾冲扶贫干部郭彩廷为帮贫困户抢救财产被泥石流卷走,坚守边境扶贫26年,帮助2000余名贫困儿童上学······

在脱贫干部抛家舍业为贫困户奔走呼号时,还存在个别贫困户思想认识落后,对扶贫政策产生了过分依赖,就像视频中扶贫工作者所说,“在家翘着腿等幸福上门”,仅靠扶贫干部前拉后拽,而贫困户自己不提供任何动力,想要翻越脱贫这座山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视频里的干部之所以“发飙”,是想通过提高嗓门唤醒那些过度依赖政策兜底的懒汉,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恰恰是因为扶贫干部把乡亲当亲人,才会着急地提高嗓门去喊,唯恐哪个掉队落下。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态度温和、一味迎合的扶贫干部不见得是好的扶贫干部,有时候,不好听的声音才是负责任的声音,才是振聋发聩的声音,才是扶贫路上不可缺少的声音。

脱贫之路不好走,幸福之花只会向有准备的人招手,整天坐享其成等着好日子上门的想法不可取,“输血”总有输完的一天,只有贫困户主观上有了脱贫的意愿,愿意抖掉身上的尘土,撸起袖子干起来,才能实现自我“造血”,才能长久留住好日子。


作者: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

综合:新华社、云南日报、环球时报等

监制:李国龙;编辑:李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688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