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只是一颗命运的棋子,但也不要忘记,命运是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要知道,我们的动力不仅仅来自外界,真正持久的动力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自内心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探寻的渴望。
因此,不要管外界能否给予我们多少动力,只要我们内心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足够的意义感也就足够了。
实际上,对于手头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在军营里磨烁了半生的营、团职转业干部来说,肯定是胜任有余的。
但我们可以仅仅满足于这一点吗。
对自己停止成长的那个节点,保持警惕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总是会遇到转折期、瓶颈期甚至停滞期的。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似乎看起来不可能再取得任何进步,或者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自己。
平庸的人,被人鄙视和嫌弃的人,就是遇到瓶颈期就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天花板的人,是自己放弃了成长的人。
而对人生有所期许的人,是所图更大的人,是永远对现状不满意的人,是不管处于何种境地始终相信还可以更好、还可以继续精进的人,是对自己停止成长的节点十分警惕的人,是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的人。
前几天有个转业的兄弟问我,在单位里没有存在感怎么办、究竟应该如何与单位的同事相处?
我说,想要有存在感,重点不是怎么和他人相处,而是时不时做出点让人“哇”的事。
所谓让人“哇”的事,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一事精致便足以动人。
人们都知道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不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在这句话后面实际上还有另一句话“哪怕让我们挖厕所,我也要挖出世界上最好的厕所来”。
作为一名转业干部,命运能够给予我们多少,我们无法把握,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是自己内心对人生意义的寻找,是不让自己停止心灵的成长,成为那个让人鄙视和嫌弃的人。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渡过这一生
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那个崇尚科举、追求高官厚禄的时代,一反世俗的选择和标准,决定当一个旅行家。他的一生游遍大江南北。老年,在翻越昆仑之后,终于重病倒下。
一些朋友和官员前来探望,他们对徐霞客说:“以你的才华足以光宗耀祖。但你没有封过妻也没有荫过子,你不后悔吗?”
徐霞客这样回答说:“汉代张骞、唐代玄奘、元代耶律楚材,他们虽然都曾游历天下,但都是接受皇命而前往四方。而我,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没有皇命钦点、没有政府资助,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就做到了他们三人做到的事情,我这一生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是呀,做自己想做的事度过一生,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做为退役军人,我们的前半生也并不是过得不好,但终究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样,过正常的日子,终究还有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机会和时间去做,终究在心中还有不少遗憾。比如,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没有好好陪伴家人,没有自己真正的爱好,等等。
退役了,过上了正常的、相对自由的生活,难道不应该改变一下过去的生活方式,学会做回自己,真正为自己酣畅淋漓地去活吗?
我们从前在军营里,被灌输过了标准化的人生意义的答案。在那些军旅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各级领导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这个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但是,今天我们已经退役了,那个重复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人生意义早已经轰然一声坍塌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再出发,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然后以崭新的方式,去实现它,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艰难。
当然,如果你喜欢依然像在部队时那样生活,期盼事业上再有第二春,愿意再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过刻板的苦行僧式的生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光宗耀祖,那也没有什么不好。
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定义有千百种,但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三、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在军旅生涯中,我们所遇到的人,历经的事,都有其意义。
这也正如《花田半亩》中所说:生命中,我们都接到不同的剧本。有的平淡,有的浓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泪,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
而你所有的失去,都会得到补偿,最终,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1968年,任正非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幸运地加入了伍,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作为“反动派”子女,任正非在部队工作极其拼命,在特别简陋的科研环境下,创造了多项发明,其中两项还填补了国家空白。
虽然任正非工作成绩突出,在部队赢得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但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立功、受奖、入党的事情从来没他的份,后来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回忆:无论我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我无缘。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而唯我这个领导者,从未受过嘉奖。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培养。”
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成绩,被别人拿走,任正非没有消极沉沦,而是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寻求人生的价值。
在被压制了8年后,任正非的人生开始走向辉煌。他陆续作为基建工程兵的代表,受到接见;与众多院士、科学家、教授一起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作为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各种嘉奖铺天盖地而来,但已经习惯在做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任正非,却对这些奖励失去了热情,奖品拿回来就分给自己的战友,甚至很多奖品都是别人帮他领回来。
通过14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任正非铸就了钢铁般的精神意志品质,养成了宠辱不惊、务实做事的人生态度。初创华为时,任正非之所以敢于在没钱、没技术、没资源、没背景的情况下,租了一个大房子、弄上大通铺,所有人吃住在里面,然后就朝全球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电信行业进军,是因为他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就干成过类似事情。
请相信,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一定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这就如同我们向空谷喊话,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
泰戈尔曾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是啊,所有的丢失,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前的热身;所有的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
军旅是一段旅程,哪怕痛,也只是过程,哪怕若,也是风景,只管奋力向前,期待着未来,直到遇见绚烂的彩虹。
请相信,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7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