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好的生活,是属于生活家的
最好的生活和最好的家,是属于生活家的。
生活家是谁?是能放松、放空、放慢、放心和放下的人,是把每一天都当成人生奖赏的人,是获得了生活最多奖赏的人。
当普通人的“中国欲望榜”上,还填着更多的钱、环游全世界、开名车、住别墅、博览群书、朋友遍天下、做老板、中大奖和桃花运时,生活家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平衡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需求,在“重口味”的现实世界活得“小清新”。
那么,有哪些生活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呢?
2、蔡澜:精致而犀利的生活家
蔡澜的生活态度,主要集中在两本书里,即《我决定活得有趣》和《不如任性过生活》,蔡澜是被《新周刊》评为年度生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我们先从蔡澜谈起。
对于美食,他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对于生活质量,他说——把生活的质素提高,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高兴、快乐,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
对于心态,他说——我爱一切活着的东西,最讨厌的是担心、难过、悲伤、痛苦、忧郁和沮丧这几样,我当它们是敌人。消灭敌人不用和它们去斗争,最好是逃避。
对于生活兴趣,他说——下下棋、种花、养金鱼,都不必花太多钱,买一些让自己悦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太破费,绝对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
蔡澜虽然也年纪一大把了,但依然活跃在微博和各种活动中各种节目中,他离现在的我们最近,他的生活态度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一定的影响。
3、梁实秋:幽默而雅致的生活家
梁实秋所所和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出现生活家这个词,但是,我们现在通过他的文章来看,他其实也是一个很有生活品味的生活家。
梁实秋的生活态度,主要集中在《雅舍小品》和《雅舍谈吃》里,虽然后来也有很多书从这两本书里选篇重组,但是核心的内容都是与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调相关的。
谈美食,他说——“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
谈心态,他说——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谈生活态度,他说——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梁实秋笔下的生活,带着一点从容,一点雅致,一点幽默,就像他把那间陋室命名为雅舍一样,自然有一种名士风流的自得其乐。
4、汪曾祺:通透而豁达的生活家
汪曾祺的文章,很多人都评价为“冲淡平和”,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通透、敞亮,也就是北京人说的那种“不装”。而汪曾祺能够用他超凡的文笔,把看似很俗的不装,表达得清澈而有余韵。
汪曾祺的生活态度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人间滋味》和《人间草木》里,以及有些版本选编重组的一些书里。
他写对食物的态度——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他写日常生活——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他写个人修养——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5、张恨水:有情有调亦古亦今的生活家
如果说梁实秋、汪曾祺已经被广为人知地认可为生活家的话,那么,张恨水则依然在默默无闻,但其实,张恨水也是一个和他们类似的生活家。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基本都在《我把人生看透了》和《别有情调在人间》里。
他写美食——红烧肉切冬瓜块,发面馒头橡皮松。燃灯独坐,偎炉大嚼。不亦乐乎。松柴烤牛肉,那才是真正的北方大陆风味,吃这种东西,不但是尝那个味儿,还要领略那个意境。
他写日常情调——秋天的黄叶,我是最喜欢的,它在不寒不热的天气里,会给予你一种轻松的情调。以我所到过的都市而论,北平的黄叶最好。其一,因为北平的树多,会在长街永巷,铺张了一排排的淡黄伞盖。其二,是几夜西风,一番寒露,三五天的工夫,树叶子就变黄了。它来得那样快,而又那样齐,并且不折不扣,恰是重阳节边。对我们这带几分酸味的斯文朋友,自会在脑子里涂抹些诗意。
他写风俗人情——为了北平人的“老三点儿”,吃一点儿,喝一点儿,乐一点儿,就无往不造成趣味,趣味里面就带有一种艺术性,北平之使人留恋就在这里。
他写赏花——梨花宜在新月下看,桃花宜在夕阳边看,杏花宜在细雨中看。
张恨水有旧式文人的古典雅,也有新闻人的与时俱进,所以他的生活,就像他的《金粉世家》类的小说,看似是章回体的鸳鸯蝴蝶派,但实际上里面都是新思想。
6、选择适合你的生活
美好生活有很多种形式,有很多种表现,蔡澜、梁实秋也好,汪曾祺、张恨水也罢,每个生活家的生活方式,都不是必须照学照搬的,融合其中几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活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最好办法。
愿你拥有独一无二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5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