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爱上一座城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有没有那么一句话?会让你想起一个人,然后伤了一座城,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缅怀一件事,然后睡了一地梦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城,各自坚守在城堡之中,等待心爱的人破城路自己心灵深处,唯一固守着这样一座城池,纯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等待,一位破城而入的使者。
这座城叫上犹,城中有条街叫"中山路”每个人上犹人都有一段与它相连的故事。
一组老照片告诉我们,这条中山路,曾经是我们我们最喜爱最热闹的地方。
那时的中山路,建筑安安静静的矗立,人们安安静静的上班。大街上车辆很少,单车铃声清脆。清晨的新闻广播传的很远很远。
那时的斜拉桥有着很整齐的线条。那时的福建清汤在校门口卖的很火,那时街边的录像厅播放着香港动作片,那时的电视热播《十七岁的花季》,那时的我们在临河的老房子里吼着:我的未来不是梦...
那时中山路的保障门店,只有七十年代的上犹人知道它的来历。如今的我们已经不清楚为什么叫保障门店。
依稀记得这条小巷,那时的我们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到这里捉迷藏,那时候只要躲进这个小巷,就很难被找到,有时候小伙伴找不到就去别处玩了,躲在这里直到饿了出来后才发现这条小巷是藏身的好地方,之后这条小巷就成为了我与小伙伴的秘密基地,每当调皮被大人追着跑就会躲进小巷。
那时候调皮总会那杆子去揭瓦,听瓦片掉在地上的声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高的瓦角长起了翠绿的花草,或许是时间太久了吧。
一间间相连紧凑的房子,留下了太多回忆,藏着太多太多不同年代的人留下的回忆。
那时候的理发店,还记得当时的我们从很小开始就被母亲带来这里理发, 老爷爷每次都会很细心的理着每一缕秀发,那时候总是不愿意剪头发,父母总是连哄带骗的将我们带到老爷爷这里,然后老爷爷便会将我的秀发细细剪去。
那时候这条街总是有很多小杂货,每当过年的时候,母亲总会带我去采购一些小物品,而我每次都对小杂货铺的玩具吸引,然后母亲便会给我买一个小玩具,这一个小玩具就足够乐上大半年。
还记得这个吗。这个印章刊刻部,那个伯伯经常给我们讲这座城市故事。
还记得那时候最爱吃这条街的九层皮,包米果,依稀记得是在老爷爷的理发店旁边,后来每次从学校回来都去哪里吃上一碟包米果,或者是九层皮,直到有一天它消失不见。
那时候母亲总是带我来这里买上一件漂亮的衣裳,而我总是能遇到我的小伙伴们。然后我就会跟他们炫耀说,我又要买新衣裳啦。
这条街渐渐褪去繁华,就像记忆渐渐在褪色。斑驳的大街,零碎的物件。偶尔从木门中探出的头,和端坐在藤椅上的老人一样,无奈而平静的接受这一切。只有迈着欢快步子出现的芊芊学子,才带来一丝涌动的气息。就像那时的我们,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的故事,和躁动的青春。
我们或许不美丽,故事也或许不浪漫,可是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眼中这就是完美,完美其实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在于经历故事的人的心情,只有自己在故事中感动过、悲
伤过、欢乐过、哭泣过的人才有权利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对于自己其实这就够了。 这样的故事主角只是我们自己,别无其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