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宝妈抱怨道:
“孩子现在是越来越磨蹭了,每逢我想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半天没反应。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因为孩子做事磨蹭而烦恼不已。
育儿专家给大家推荐以下这三招,专治孩子做事磨蹭。
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情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点做事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想要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毛病,家长就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那么如何培养呢?
- 让孩子认识时间
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一说代表时间的词汇,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秒。
比如,通过利用时钟,让孩子感知一分钟、一个小时到底有多长。
同样地告诉孩子,每个时间点的意思,并树立好几点该做些什么,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制定时间任务表
时间计划表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时间任务表,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
比如,做作业的时候,制定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完成不了要接受必要的惩罚。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3、让孩子自由支配时间
给孩子留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管理时间、安排时间的能力。
比如,学习的时候要花多少个小时,外出玩耍的时候可以花几个小时。
让孩子意识到时间是一种资源,并且是珍贵的,不可以浪费掉。
4、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孩子。
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做事千万不要拖拉。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引导。
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耐心,从现在开始,引导孩子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二、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包办代替,也会让孩子养成做事磨蹭的坏毛病。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父母帮忙承担了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貌似是帮助,实际上却是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机会。
所以,家长要想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毛病,就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建议:
第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要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由易到难。
比如说,让孩子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这些看上去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第二、多加鼓励孩子
对于孩子做的事情要多加鼓励,建立孩子对自己做事情的信心。
有的时候,可以用惊喜地语气说一句:“宝贝,你真棒,自己把衣服穿好了!”
而且,当孩子做错的时候,更不要打击孩子。
第三、适当地帮助
孩子还小,在做事情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
当发现孩子无法独自完成时,一定要主动帮助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感到无助。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重新充满动力做下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3父母要做到不催促
孩子做事磨蹭,其实是在抗议。
因为父母过多的催促,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围之下,孩子会产生一种“不用想,想了也白想”的依赖心。
小时候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我们已经计划好要做一件事情时,父母一催促,我们反而不想做了。
即使做了,也会不情不愿,漫不经心,以此表示抗议,疏解自己内心的郁闷感。
父母不断地催促,只会让孩子消极怠工。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些信任,不要操之过急。
最后,也要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拉的后果埋单一次。
让孩子承担责任,效果肯定要比父母每天催促要好得多,孩子也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的孩子,我愿和你一起,慢下来,一起聆听这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看山川河流,数繁星点点。
虽然你现在是一只毛毛虫,但我知道爬行不是你永远的姿态。
我愿意等,等你慢慢破茧成蝶。
不催促的家长,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实,要想孩子能在短期内就改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怕麻烦而放弃,一定要耐心地引导孩子。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改正,做事更加积极自觉。
如果你喜欢“蜜牙妈妈小课堂”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或者你有什么其他生活技巧或妙招,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期待您的分享,我们下期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