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推搡交警,被批评教育一下就完事了?连日来,一名外籍学生暴力抗法一事引发关注。针对网友的疑问,当地警方发通报回应了这件事。
9日,在福建福州,一外国男子骑电动车载一女子被交警拦下。交警表示男子载人违规,对方却推搡交警暴力抗法。
从视频记录中可以看到,这一期间交警全程没有反击,只是大声用中文喊着“先到这边来”,想让外籍男子推车到路边。
可男子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用中文嘶喊着:给我!给我!
男子连续5次推搡交警,甚至一度将交警推着走。
当时正值高峰期,为了不影响交通,交警先跑到了路边,男子也依然气冲冲要追过去。
目击者表示,当天整个过程中,交警用手臂遮挡并未还手,也没有辱骂对方,没想到对方一直都非常凶,看着让人非常生气。
一名目击者称,“下车后,外籍男子和交警吵了起来,男子会说中文,大意说他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法规,但态度很凶。”
周围群众见状,纷纷上前将男子围住,不让其离开,并声援民警,随后增援警察赶到才将男子制服。
10日,@福州公安 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对该男子依法进行处罚。
通报显示:男子是福州某大学国际留学生,被教育后书面悔过。
该通报随后引发网友热议:“就一个书面道歉就完事了?”
对此,10日晚,福州公安回应称,男子是在校学生,因此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据报道,该男子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支持警方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将根据国家及学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严肃处理。接下来会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在校留学生的教育管理。
官方回应发出后,依然有不少网友认为此次的处理太轻,认为应当执法必严,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也是捍卫法律的尊严。
知多D
外国人在我国违法,中国警方可以如何处理呢?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 发微博介绍: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法犯罪,普通人听说的最多的词是“遣返”,其实针对普通外国人的遣返措施,主要有三种: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驱逐出境。
@平安北京还举例讲解了三种措施的区别:
某学校的A国外教Jack和B国外教Rose,都不具有在中国从事教学的许可,构成了非法就业。二人违法程度的不同,处罚也有区别。A国的Jack被处罚款,B国的Rose被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然后呢?
被处以罚款处罚的、来自A国的Jack,在他缴纳罚款后,还面临限期出境。既然要出境,正好Jack的签证还有很长的有效期,还可以骑电动车在马路上兜风?并不是!根据法律规定,限定出境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日!如果Jack就是不出境,他除了构成非法居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外,还有升级的强制措施——遣送出境。
再说说被处以拘留+罚款的来自B国的Rose,在她缴纳罚款后,也会面临强制离境措施——遣送出境。而且,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也就是外国人口中的“Blacklist(黑名单)”
假设有个来自C国的Tony在理发过程中因发型问题与发型师发生纠纷后将其殴打致轻伤,被判刑四年。那刑满释放后,Tony将直接被——驱逐出境。
@平安北京 最后总结:对于驱逐出境,中国多部法律中都有关于驱逐出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第二款: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第五十条:境外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有关机关可以依法限期出境、遣送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三十四条:境外人员违反本法的,可以限期离境或者驱逐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
警方提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是一个友好国家,更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平安北京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