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死亡是一瞬间的事,还是一个有缓冲的过程?看看网友怎么说。
1、我曾是一名110接警员,有过十几年的接警经验。每天面对各种报警,也很感慨。很多时候,死亡真的是一瞬间的事。
最多的要属交通事故,有的人拿着手机正在发着信息,就一瞬间,一辆车过来了,他就没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天快黑了,有一名男子被车撞了一下,不严重,车主下车后要把他拉在一边,他不同意,非要坐在地上等着交警来,让交警看看他被撞倒的位置。报警第一次的内容如上,第二次这个手机号再来电的时候,已经是别人在说话了,因为这个坐在地上的男子被后方来的一辆大货车碾中直接丧命。
然后就是一些意外,冬天的时候,经常有一些原本就有心脑疾病的老人在外面走着走着突然就倒地没了,家属赶到现场的时候,老人已经离世了。也是有一个案例,一对老夫妻在家里吵架了,老头儿被气的不行,就摔门出来了,走出家门十几分钟,倒地而亡,邻居看见后赶紧打了120并去叫老太太下楼,老太太下楼后悔的嚎啕大哭,早知如此,不吵什么架啊。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意外真的是无处不在,还有溺水死亡的,意外触电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就非常感慨,死亡真的是一瞬间的事。人生在世,不要计较太多,每天开开心心的,和家人和睦相处,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2、我上初中时,六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看到一群人手拿割麦的镰刀,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细一听才知道,原来,邻村有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刚刚骑自行车从地头路上经过,边骑还边和地里的人大声打招呼,说不下车了。人们问他匆匆忙忙干什么去,他说要去我们村里找人借个东西。话刚落地,人从车上摔下来一动不动了。人们认为他摔伤了,连忙走过来,一看,人没了呼吸。围观的人直叹息,生死只在一瞬间。
3、我的表姐五十四岁,前年秋天,正坐在院子里摘花生,头忽然向一边一歪,人就不行了。
我的同事,也是五十出头,她争强好胜,去公办学校代课,周末假日也要办补习班,生怕闲一天。有一个周日,她正在邻居家说话,忽然倒在地上昏了过去。救护车送到南阳也没抢救过来。
在视频上,有不少出车祸的镜头,前一秒还好好的人,下一秒就失去了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但也是脆弱的,有时候,死亡只是一瞬间。
我们要爱惜生命,出门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拿生命去碰运气。
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把身体当成机器,让它超负荷运转。钱是永远挣不完的,身体只有一个,切记:生命只有一次。
狄更斯说,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带有一个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勇敢地保护它———直到最后一分钟。
4、我的回答:是
因为就在昨天,一辆越野车以极快的速度撞到了我的车……
车失控了!在那一刻,我根本来不及反应,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的踩了刹车。咚!的一声巨响,接着是车辆摩擦的声音,那一刻真的可怕,可以说只能听天由命了。
等车停下来,我的腰感觉异常疼痛,手也在控制不住的颤抖,是的,刚才差点就要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前面的车也停下来了,车主出来后,看得出来他没事,但是脸色苍白,显然是吓得,我也下车,我的右侧车身已经报废了,他的左侧车头也凹陷下去了,可以说真的可怕。
下车后经过报案,拍照,最后解决了。可以说是幸运的,至少人没事。
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俩个年轻人没经验是新手还开的飞快,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
所以我想说生死一瞬间是真的,我已经体会到了,大家以后开车也慢点,开的快了真的很危险。
5、我奶奶走的时候96,没有任何征兆,晚饭一块吃的,没有任何异样,一直都挺好的,腿脚也方便,不存在什么回光返照,睡觉前我爸给我奶洗了脚,然后我爸就开始收拾屋子,收拾到我奶的屋子时,看到奶奶,就在床上很端正的坐着靠着床头,甚至一眼都没看出来异常,拖地拖到床跟前才发现不对劲,奶奶就坐着去世了,前后不到十分钟,痛苦过后,我觉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喜丧,老人没有病痛,没有拖累,安静的走了……
6、我是个搞现场的法医,也就是跟尸体打交道的法医,死亡对我来说真的司空见惯,从业十一年经我手走的人就有七八百之多。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想回答一下,估计这篇回答较长,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还希望有耐心的读下去。对法医学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对法医上有什么疑问的可以私信我。
简义的死亡概念就是生命功能的丧失,即生命活动的终止。拿人来说,死亡是不是一瞬间的问题,完全取决于死亡的方式。
死亡分类,法医学上根据死因和死亡性质的不同,将死亡分为两类
1、暴力死
暴力死在我们法医来讲又称为非自然死亡,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身体导致的死亡。这里面包括机械性损伤(刀枪棍棒斧钺勾叉十八般兵器,对了还有石头、砖头等等)、机械性窒息(掐勒闷堵)、高低温、电击、雷击、各种外源性毒物、还有各种动物导致的死亡。
2、非暴力死
非暴力死也就是自然死亡,也称作老死和病死。这里我就不一一讲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死亡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濒死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能几秒到几个小时,这完全取决于死者的身体状态、死亡的原因;
临床死亡期就是个体呼吸心跳完全停止,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比如呼吸机和心肺复苏技术发展,这个时间也不一定;
生物学死亡期就是个体在细胞层面的完全死亡。当然这三个期在死亡划分上也没有那么严格。
比如我们通常见到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癌症)、上吊、溺水、烧死、喝药、一氧化碳中毒、电死、低层楼房的高坠、部分交通事故(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等等,这样的死亡方式可能是一个过程性缓慢死亡过程。这样的方式不是一瞬间的。
穿插一个故事,我出过一个现场,小伙跟一个已婚女人在女的出租屋内睡觉,女的男人赶了过来用钥匙开门,女的堵着门不让男的进来,小伙着急想从空调室外机护栏爬下去,结果不慎坠楼,从五楼坠楼以后,还走出三百米,让路人报警打110,结果还是没有抢救过来。这个死亡就不是一瞬间的。
死亡是一瞬间的死亡方式,在我看来有一下几种方式:猝死、心脏刺伤、颈动脉离断、雷击、高压电击、严重的颅脑损伤、极高层坠落、氰化物中毒、躯体的瞬间挫灭(高低温)、部分交通事故(卧轨)等等。
穿插个故事,前几天看到一个炼铁厂土耳其小伙,因为感情受挫,自己跳进炼铁的炉子内,这个应该就是瞬间躯体挫灭。
还有我出过一起卧轨的案子,死者抑郁,死者躯干被分成了整齐的三段,这样的应该死亡是一瞬间的。
其实很多人死亡以后,就是呼吸心跳停止以后,身体的其他细胞死亡时间也是不一致的,公认的神经细胞首先死亡,一些对缺血缺氧耐受能力较强的细胞来说会慢慢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死后有的指甲还会增长的原因吧。
好了,啰嗦这么多,估计大家都烦了!
顺便说一句,非正常死亡没有舒服,不是死相惨烈就是过程痛苦,这个世界除了生死,别的都是小事,好好活着才是正道!
7、死只是一种方向
——灵遁者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年轻人在潜意识里也怕死。因为很多人会无意间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看我的寿命的大吗?”我会说寿命很大。
但是很多人竟然不相信,他们回复我说:“我感觉我寿命不大。因为我身体就老感觉这不好,那不好。”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是件好事。思考死亡,能带来你对生命的认知。死亡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画家画不完,作家写不完。
但过多的思考死亡,就是杞人忧天。这样必然活的放不开,战战兢兢。我奶奶睡觉枕头下面会藏把菜刀,我笑她:“你怕啥呢?”她不说。我外婆不藏刀,但是临老的一年,总是说屋顶有人。我妈这个时候,就会说:“又瞎说上了。”
你可以理解为老人怕死。但你直接去问她们,她们都说:“不怕。怕也怕不下。这又不是打架,不是你认怂了,就没事了。”所以嘴上说的,和行为上的表现不一致。
我在2008年生了一场病,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早上5点多,跟我妈走在去医院的路上,碰到了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后来还因此写了一个诗歌叫《活鬼》。
陕北的大冬天很冷的,我看见一个流浪者,穿的破衣烂裳的,看着倒是挺厚。5点多,街上几乎没有人。他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就多看他几眼,这一看,我突然发现他脚趾竟然是溃烂的,而且白骨森森。一下子给我看的,心里发毛,起鸡皮疙瘩。
我问我妈:“他不疼吗?”
我妈说:“能不疼吗?脚都坏死了。大概冻的没知觉了。”
接着她又说:“还不如死了痛快。”
我现在想想,有些讽刺。因为他坐着的地方前面50米,就是绥德县医院。是我要去看病的地方。我的冷漠在于,我没有上前去问候,问候了也不能管他。我那时候根本没有电话,也想不到说县里有没有救助站。
第二天我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他不见了。我无法想象,他是自己走了,还是谁把他抬走了。再加上那一年,汶川大地震死了好多人。所以那一年我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就很多。
所以死亡也有很多种,老死,病死,天灾,人祸,还有自杀。每一个人的出生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但出生后,就有了选择。死亡只是一种方向,不是活着的过程。
病来如山倒,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知道在疾病中,不去忧虑死亡。专心活着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随着年龄,身体出现各种不良状态,是正常的。
人世间最无聊的事情,其实就是畏惧死亡。因为死亡迟早会来,畏惧该来的东西,是不成熟。你只需要去想想,我该如何活着,以便死的时候不后悔。
有的人会说,人的结局是一样的,最后都是一杯黄土。但很多人错了,人生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认识自己的同时,又能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所以年轻人不要过分担心自己的死,敞开了活,勇敢的活,自由的活。什么是胜利?我特别喜欢电视剧里斯达巴克斯最后说的:“我原本以为胜利就是杀死罗马人。但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杀死谁都不是胜利,我只是要避免更多的苏拉式的悲哀再次发生。让他们自由的活着。”而他说的苏拉,是他的妻子。
每个活着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还活着。至于死亡,他只是一个幌子,告诉你活着的终点在那。但那个终点,并不重要。因为你活了一生,这一生的精彩,拉长了你生命的距离。所以生命不是直线,你能走出多长岁月,只在于你。
不要去在意你是如何出生的,不要去担忧死亡来临,因为对于所有人而言出生就意味着将来死亡。不同的,是他这样活着,你那样活着。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作品。部分回答摘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4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