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孙俪刚刚拍完《玉观音》,演艺事业刚刚踏上一个台阶的她便打算做一些公益。一个偶然的机会,孙俪通过某节目得知了正在读高一的向海清的情况,于是孙俪便开始资助向海清。
2004年,向海清高考失利,于是他选择了复读,至此或许有些朋友和我一样觉得哪里不太对,一个受人帮助的贫困家庭的渴望上大学的孩子怎么就高考失利了呢?向海清不是应该奋发图强争取考上名校改变家庭命运才对啊?
2005年,复读一年的向海清考的依然不太理想,他考上了上海水产大学,而就在其刚刚上大学的不久后,孙俪便停止了资助。至此,这件事本可以告一段落,然而有些人非要制造一些话题出来,毕竟这样的事极具炒作价值。
2006年,向海清向当初报道自己的媒体记者邱朝举写了一封6000字的信,信中向海清单方面诉说其和孙俪母女俩的种种。邱朝举将信件中人物姓名做了修改后把信件发到了网上,随之而来的便是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讨论。
虽然邱朝举把信件中人物的姓名做了修改,但网友们通过种种线索依然推断出了信中的那位明星就是孙俪,一时间孙俪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向海清在信中阐述了一些不利于孙俪的言论。
然而大众的眼睛终是明亮的,孙俪帮助过向海清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孙俪停止对向海清的帮助也是人家孙俪的权利,于情于理大家对孙俪都没什么可指摘的,倒是向海清,孙俪明明是帮助过他,他却写一封这样的信出来。
没有谁的帮助是应该的,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恩赐,自己的努力才是改写命运的源泉。
向海清和孙俪的事情通过发酵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上海水产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出来替孙俪发声,按照这些上海水产大学的学生所述,上海水产大学的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压根就没有向海清说的那么高,而且向海清貌似还得了助学金,或许这些就是孙俪放弃帮助向海清的原因吧,向海清在心态上确实有些摆不正了。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台词曾令我印象深刻,这句台词是:穷是一种病。
作为同样贫苦出身的我当然不认同这个说法,穷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动力,它也可以让人的内心滋生贪婪和懦弱。
提起丛飞,想必大家都会想起一句话,“好人没好报”,为了帮助几百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完成学业,十年时间里丛飞不断地进行义演,在其患病之前其累计为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捐助了300多万,而在其患病之后,一个被其帮助过的孩子的父母却说了这样的话:“你说好供我家孩子读到大学的,孩子刚刚读到初中,你就不管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人性是复杂的,艰苦的环境会让人确确实实会让人生出诸多不好的秉性,但我更愿意相信大多数出生寒门的学子是懂得感恩的,希望天下再也没有令人寒心的“白眼狼”,至于那位曾名的向海清,我真的不知道他的近况,他大概已经工作很多年了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8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