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最清晰的,就是爸妈无休止的吵架。我爸脾气不好,我妈又爱唠叨,两个人互不相让,然后对骂,进而升级到上演全武行。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一直到之后的很多年,我对我爸都是存着很大的偏见的,父母争吵进而父亲动手,对此我耿耿于怀。男人打女人,在我看来,是不可原谅的。
那时候,看到他们争吵,动手,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无助。又不会上前去劝解,也固执的不愿意去劝解,只是在我姐我弟去拉架的时候,坐在旁边眼睁睁气愤的看着。愚蠢的用我自己愤懑的方式去抗争这眼前的一切。
而有一点是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一直不理解的,其实就算到现在,我依然不理解。我不明白,如果相爱,为什么会舍得动手打人?如果不爱,又为什么会在对方生病时那样的紧张、焦虑?以至于在对方遇到危险时,那样的惊慌失措?
或许他们那一代人不懂得怎样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吧?只是沿袭着上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气、愤怒的时候,无所顾忌的用拳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并不妨碍在危险来临时,马上又拼命地护着自己的妻儿。
其实,我爸对孩子是极好的,我们姐弟三个,从没有挨过他的打,弟弟顽皮,偶尔我妈会因为管教不听而动手教训他,而我和姐姐,根本就没有过挨打的记忆。
特别是我,更是父亲三个儿女当中最受宠的一个,他偏心我,在我们那个不大不小的村子里,都是出了名的。
我小时候的衣服他会给我洗,鞋子给我刷,会笨拙的给我梳头,会因为我喜欢而去喜欢我养的小猫,我喂养大的小燕子,甚至,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还在我家院子东侧,用粗绳和木板给我拴自制的秋千。
那年升入初中,要骑自行车到离家十多里路的镇上去上学,我骑着家里的旧二八自行车,看着同龄的小伙伴都有崭新的自行车,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我知道家里没有余钱,靠着种地的微薄收入,供我们姐弟三个上学已经不容易,可就是想要一个新的自行车,抵挡不住的虚荣心作怪,我无理取闹,和爸发着脾气,威胁着告诉他:不买自行车我就不上学了。我爸没办法,只能去别人家借了钱,给我买了一辆我心仪的自行车。我开心的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去上学,却从没想过,那几百块钱的欠款,在那个年代,要爸妈多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去还清?
高中的时候,我到我们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去上学,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离开了相处三年,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同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突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我一下子不知所措,等我适应了一切之后,成绩开始下降,这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
终于在一次放假回家时,对于我的学习状况父亲大发雷霆,对着我大声吼了起来,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我终究还是没有实现他对我的厚望,以至于父亲有一段时间,根本不和我说话,人也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
那时的我,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于学业的怠慢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事会对我以后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很多年后,妈和我聊天时提起这件事,她说:你爸做梦都想让你好好念书,将来能够有出息,你一直是你爸的希望和骄傲啊!
老话都说:最得宠的孩子往往辜负于父母,现在想来,应该是有一些道理的吧!
三个孩子当中,我是最不听话的一个,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恃宠而骄,小小年纪凡事自己做决定,在人生最关键的选择上一错再错,一些事情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任性和怠慢的同时,也伤了亲人的心。
及至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一年到头看不到父亲几回,以前,家里用固定电话,每每碰到我爸接电话,总是自然的张嘴就来:“爸,我妈呢?让我妈接电话。”
大咧咧的从来就没想过,其实我爸的内心,更渴望他的孩子们也能陪他唠唠家常,说说话儿。偶尔姐弟几个约好回家,路上的时候,我爸的电话会隔一段时间就打过来一次,只是一遍遍的重复问着,到哪了?多久到家?我和姐姐当时还总是拿这个取笑他,觉得他的电话打的没一点必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间意识到,父亲真的变老了。
可能是从看到父亲两鬓越来越多的白头发开始;可能是从看到他不再挺直的脊背开始;他不再是那个倔强的,脾气暴躁的男人,他只是一个需要陪伴需要亲情的父亲。
他会在我们回家看他时,拿着手机问这个怎么回事,问那个怎么回事?他会跟在我孩子身后小心的询问,让孩子给他在手机里下载什么软件之类。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感觉鼻子发酸。有时我会走过去,搂着他的脖子撒娇说;爸呀!你想没想我们?父亲总是做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说,去去去,一边待着去!可我分明看到,他是开心的,眼睛都在笑。
时间永不停息,我们都随着岁月沉浮,而那些记忆深处不愉快的过往也随风慢慢消逝,但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消融不了的,比如,我们在心底对父母最深的爱。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道;
“我相信每一个忠诚忠厚的孩子,
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
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
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
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本身是平凡、琐碎的,甚至近于庸碌。但是,人生百年,春夏秋冬,不论是什么样的人物,都要细细的经历、走过。当经历过、痛哭过、欢喜过、沉思过之后,再看这些烟云画图,往往不经意之间,心里涌出的是父母的笑脸,这是最真切,最纯粹的情感,也是儿女心中的唯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6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