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到中年是个坎,熬过去一马平川,熬不过去从此两世为人。乍一听有些夸张,仔细想想,人到中年,谁不是一地鸡毛又笑脸面对生活呢?
早些日子,脸书程序员跳楼自杀的信息刷爆了朋友圈,如果他是在20岁而不是38岁的年龄,可能跳楼不会是他的选择。38岁,意味着上有老人,他们或许并不需要子女抚养,但他们希望子女能生活得比他们安逸、富足,38岁的中年人哪怕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让父母看到自己失业落魄的样子;38岁,意味着家有子女要抚养,不管是富养还是穷养,做父母的的总是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未来,容不得因为自己工作的失意而降低给孩子提供的教育;38岁,意味着曾今有过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那颗骄傲的心如何能接受比年轻时还降级的自己?
评论区有人轻松的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他们哪里明白,绿卡也好,上司的刁难也好,都只是外在的压力。如果这位程序员再年轻20岁,他断然可以轻轻松松的回国,或者再找一份工作,可是,人到中年,生活的每一环都已经严丝合缝的扣在一起,任何一环掉链子,可能都是致命的打击。
创业难,回头更难
我有个朋友,前半生职场一路绿灯,从国企到世界五百强外企,从求职到工作,职场好像对她特别优待,特别是她在外企的工作,公司居然在知道她怀孕的前提下还依然聘用了她。就这样一位职场里的“天之骄子”,却总是在思考“我是谁,我要怎样过完我的一生”,并终于在40岁这一年终于痛下决心辞职涌进创业大军。从昔日养尊处优的甲方转换到24小时stand-by的乙方,从招聘到项目到财务,她每天忙成八爪鱼都应付了过来。可是没想到,任她多努力也抵不过经济低迷带来的冲击,一次次艰难转型也不过勉强养活公司和自己。危难之中见真情,合伙人们也开始想法不一,终于她动了重回职场的念头:在哪儿都能创业,在公司也能把业务干出花儿来不是吗?
可是,时过境迁,之前的职场宠儿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从香饽饽变成硬疙瘩,年龄变成了她甩不掉也无法update的硬伤:技能可以学,年龄却再也无法归零,任她熟练掌握两门外语,任她拥有15年优质的工作经历,低于35岁的招聘要求让她连展现自己的机会都没有。是啊,40岁以上在职的都面临被裁员的危险,谁又会重新聘请一位年过40的高龄女性呢?
可是生活摁不了暂停键,更没有倒带功能,房贷每个月如期而至,堪比月经还准;孩子的兴趣班越来越高阶,也越来越能碎钞;连着投了几年的P2P突然就回不了款了……她想,未来是多么的不可期,每天醒来就是琢磨下一步怎么走,中年人的怎么生活怎么除了责任还是责任呢?
我愿与你相濡以沫,你却嫌我人老珠黄
另一位女性朋友属于“丧偶式”带娃,先生常年派驻在外,她一人带孩子蜗居在学校附近的老小区里。虽说父母时不时可以过来帮忙,可又当父亲又当妈让她实在无法顾及事业,于是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忍痛把经营了好几年的培训机构关门转让,一心在家带娃。等到孩子上小学了,终于腾出手来的她决定再重回职场,加入了今年红红火火的保险大军。趁着孩子爸爸暑期回国探亲,她盘算着正好可以把各种证都考了。
没想到,老公是盼回来了,却变成了别人家的,常年不着家的孩子爸在外边养了一位年轻貌美的90后,还声称无论如何要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她顾不上难过和收拾自己的情绪,第一时间联系了律师,得到的回复却是因为她收入不稳定在孩子抚养权上并没有多少胜算。
急火攻心,她脸上起了一个大脓包,可顶着脓包她还得陪着儿子去广场玩,十一小长假去爬山。她说现在连打车都是拼车,为的就是能多认识一个人,多卖出去一份保险,好在争夺孩子抚养权时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姜文有一部电影叫“狗日的中年”:想不到一奔子就挖到中年了,这才发现中年碎了一地的烟火。我们这个时代,压在中年人身上的担子太沉重,却忘了也给他们一点生活的乐子,就像姜文所说:“激情对于中年人来说是一种浪费”。
中年人看着强悍,其实很脆弱。虽说四十不惑,可中年人也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若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不想“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若不是为成全家人的梦想,谁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到中年,生活的重担往往让他忘了,生活的本意就在于生活本身。
生活啊,着实该给中年人多一些温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5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