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享有世界级声誉,是无数青少年梦寐以求的求学圣殿,也为我国培养出无数科研人才,颜宁、万蕊雪、楼天城、鬲融等享誉世界的青年学者均出自清华。不仅如此,身为百年名校,在我国70年辉煌的发展史上,清华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邓稼先、周光召、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也都毕业于清华。但是,如果非要在清华的著名校友中选出一个最天才的学生,毫无疑问,必将是这一位:他22岁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35岁得诺贝尔奖。然而,他又是清华被质疑最多的校友,因为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他却没有回国,他就是杨振宁。
杨振宁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正是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理科就非常出色,16岁就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20岁攻读清华大学硕士学位,3年之后获得赴美留学的机会,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拿下博士学位后,他便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李政道。6年之后,他们两人共同发表了震惊科学界的论文,提出守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世界对物理学的传统认知。正是凭借这篇论文,不过1年的时间,1957年,年仅35岁的他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当他致力物理学研究,蜚声中外时,祖国也进入了百废待兴的时刻,位于全球各地的华夏精英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国家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钱学森和邓稼先。然而,科研如日中天、年纪年富力强的他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路,居然加入了美国籍,成为了美国公民。顿时引起了国内一片质疑之声,这种质疑甚至一直延续到2017年,他重新恢复中国国籍。外界居然还在议论:这是年纪大了,外国人不稀罕了,于是,就回国养老来了!
杨振宁左一和邓稼先
事实真是如此吗?请让我们一起扒开历史的迷雾。首先就来谈一谈国籍问题,他更改国籍属实,但是,变更国籍的背后,第一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科研条件,因为当时美国对于非本国公民有诸多限制。第二、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加上他在物理科学的绝对权威,甚至很多祖国从苏联手上拿不到的科研器材和资料,都悄悄的透过某种渠道进入了中国。正如国内某位科学巨匠所说:当时,研究基础物理的他,在国外能够产生的作用远远超出回到国内能够做出的贡献。
他虽然更改了国籍,但是,骨子里却依旧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疆域某岛屿,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他以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份上了美国国会的听证会。同时,他还兼具着中美科技交流的桥梁,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仅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就有超过千余名学者来到美国深造,其中就有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的陈嘉尔、复旦校长的杨福家和中科大校长的谷超豪。而且,早在1980年,他就在兰州大学讲课。2003年,归国后,他还把姚期智“拐”了回来,清华于是有了享誉高校界的学霸班“姚班”。
当人们认为他归国养老时,却不知从2003年至今,为了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世界顶尖水平,他相继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了近30篇的SCI论文,为清华拉来约20亿美金的科研经费,参加建设了我国60多个顶级物理实验室,将国内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提高了几十年。所以,人们质疑他在国家需要时,选择更改国籍,做法让人心凉。却不知道他其实在用自己的方式、用最有效的方式为国家奉献力量。他没有回国、更改了国籍,但是,他的心从未改变过。
2019年,他获得了求是终身成就奖,在此之前,只有一个人获此殊荣,那就是周光召,这无疑又是一种对他的肯定与认可。其实,对于这位年近百岁的老者,世界科学进程中堪比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人物,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若是依旧按照娱乐明星、三线绯闻的心理去揣测,那不是对高山仰止人物的玷污,而是在展示自身智商的下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5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