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3岁女儿叫爸爸起床,20分钟都没出来,妈妈一进门就笑喷了

3岁女儿叫爸爸起床,20分钟都没出来,妈妈一进门就笑喷了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记录的是自己的女儿叫爸爸起床的全过程。

事情是这样的,周末,父母答应了带孩子去公园玩,但是孩子的父亲迟迟没有起床,于是这位母亲便让孩子去叫自己的爸爸起床。结果,孩子进房间20分钟都没有出来,孩子的母亲这才跟过去看看情况。

一打开门,这位妈妈便止不住地笑了起来,并且用手机录下了这一个欢乐的场面。只见孩子手里拿着一支水彩笔在爸爸的手上乱涂乱画,同时爸爸的脸和手臂也都被画满了笔迹。

这段视频虽然引入发笑,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值得所有父母注意的问题,就是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是否应该作出这样的行为?这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父母不作榜样的影响

  • 孩子"有样学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很多行为模式都将给孩子提供做事的范本。因此,如果父母的行为起不到榜样作用,那么孩子"有样学样",自然也就不能做好。

就以文中这位父亲的行为作为例子。如果父亲常常有食言、赖床的行为,那么女儿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慢慢变得言而无信、贪图享乐。我相信这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 孩子"不服管教"

对于很多孩子而言,父母是否具有威信将决定孩子是否愿意听从他们的管教。"爸爸都可以这样,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类似于这样的话,往往将父母顶撞得哑口无言。

因为父母自己都不能给孩子作出一个榜样,孩子又怎么会去听从父母的话呢?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如果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好。这并非意味着可以任由孩子去做,而是希望父母能够先战胜自己,再试着帮助孩子战胜他自己。

  • 孩子"易走歪路"

如果父母自己没办法给孩子做好榜样作用,那么孩子难免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去待人,而缺乏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往往容易走歪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父母教育孩子不能乱发脾气,但是父母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一旦碰到纠纷就要跟别人争出个对错。这对孩子来说是相当矛盾的。因此,孩子在此后的社交活动中,一旦起了争执,无论究竟谁对谁错,孩子都会选择先道歉,这就是他们自认为最好的平息矛盾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只会让孩子常常受到他人欺负。

那么,父母平时应该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呢?

树立好榜样的三个注意事项

  • 以正确的行为引导孩子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但并非每一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因此,为了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在应对问题时必须采取最为恰当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如何正确地应对。

  • 严于律己是首要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是戒除一个什么样的陋习,最首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自己也能做到。因为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能具有说服力,才能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去进行学习。

  • 推己及人是关键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做好了榜样但孩子却没办法做到,常常因此大发雷霆。其实这样一种想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孩子由于年龄、阅历等方面的不足,难免还是会犯一些错,父母应该学会推己及人,不能强求孩子一定不能犯错。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472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