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中国每年超过18,500个孩子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
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2.6倍
每个小孩都是爸妈们的“小天使”,他们稚嫩的身体和娇柔的肌肤总是能轻而易举萌化人心。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在生活中更容易遭遇危险。
“小心孩子攀爬阳台“,”当心浴室地滑“,”让小孩远离打火机“······诸如此类的安全知识相信每个父母都不陌生。但除了以往这些日常安全知识是不够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孩子成了车上的”常客“,潜伏在车里的危险也悄悄接近了您的孩子。
据公安机关统计,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这一统计结果发人深省,只有在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知识和设施上同步提升,才能让您在孩子的乘车过程中一路无忧。
安全现状:99%车主对安全座椅冷漠无视
有这样一个事实:交通事故,已成为儿童伤亡的最大威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3.5万名0至14岁儿童遭受交通事故的伤害,其中有1.85万名儿童因为交通事故失去生命。而全球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伤残。各项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起,意外伤亡已成为儿童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儿童伤亡的“头号杀手”。
有这样一组数据:据美国交通事故统计表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使儿童伤害事故降低71%。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儿童使用安全座椅的比例提高10%,儿童受致命伤害的概率会降低35%。
儿童在乘车时的安全知识您还不知道?快一起来看看!
几个常见误区
1.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很多家长在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时候,车子刚刚停下,小朋友就急急忙忙地打开车门往校门口冲。这时候车子往往还没有停稳,一旦孩子的衣服、书包等东西卡在车上,就很容易被汽车拖倒。
另外,由于孩子们对道路情况的分析能力比较弱,开车门之前根本不会看周围的情况,比如车后是否有行人和车辆等,这样很容易在突然打开车门时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更有甚者,由于儿童的力气不够大,开启车门时容易推拉不到位,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很容易夹伤手指。
【安全贴士】家长们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关车门,并在确保道路两侧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再让孩子上车。
2.【给孩子系成人安全带】
孩子的天性总是活泼好动的,常常在行车的路上喜欢到处扭来扭去,家长们为了避免他们捣乱,也出于安全考虑,就给他们系上车上已有的安全带。殊不知,安全带贴紧儿童的颈部貌似不会有问题,但如果真的发生交通事故,儿童反而会被它勒住脖子。
因为汽车突然停止时,儿童的头就会向前倾,这时安全带就会更多地偏移到脖子处。另外,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带斜角部分可能会向下滑,儿童就有可能从它的上部被抛出去。
【安全贴士】12岁以下的儿童要使用儿童增高坐垫并系好儿童安全带。
3.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
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出门,临时出去一下或者下车买东西,总喜欢把孩子单独锁在车里,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车内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宝宝中暑,严重时有可能引起窒息。
【安全提示】无论你离开多久,都别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内。
正确做法
1.让孩子远离副驾驶
重要指数:★★★★★
很多开车家长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往往会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其实,副驾驶才是最危险的位置。首先,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行车的危险自然不言而喻。
殊不知,这种做法一是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二是现在的很多汽车尤其是中高级汽车都配备有双安全气囊,一旦遇到险情气囊爆开,其巨大的冲击力对儿童矮小的身体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其次,儿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进而会致其重伤或死亡。
尽管在汽车受到剧烈撞击是,安全气囊会自动弹开保护乘客安全,但由于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也足以导致儿童发生肋骨骨折等意外。
另外,很多三口之家驾车出行时,常常是爸爸开车,妈妈抱着宝宝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这样的做法同样非常危险。
因为将儿童抱在怀里,其头部刚好位于成人的胸部位置,如果发生猛烈碰撞,由于惯性,成人的胸部会自然向下挤压,猛烈压迫儿童的头、颈部。
另外,如果遇到紧急刹车,手中的儿童也有可能脱手“飞”出去受伤。
2. 防止孩子自行开窗将肢体和头部探出窗外
重要指数:★★★★☆
汽车后排的车窗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小孩独自坐在后排或者家人的一时疏忽,小孩就可能会自行开窗并将肢体探出窗外。一旦小孩将肢体探出窗外,途中遇到临近的汽车或者树木等,极有可能发生碰撞,造成事故。同时,不单单是车两侧,车顶的天窗也极易发生危险。
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伤他们的头部。
3.避免在驾车途中逗小孩玩乐
重要指数:★★★★★
很多家长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父母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这样会严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为成年人体型设计的座椅往往会让孩子感到不适,进而在行车的过程中哭闹。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父母会时不时给孩子讲故事、做鬼脸逗孩子开心。同时,很多人把也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
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这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常做的事情。但是,在您与孩子玩乐分心的同时,极有酿成车祸。
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行前最好嘱咐孩子保持安静。当然,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你,不妨找到合适位置安全停车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宝宝为什么不愿意坐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不适合你家宝宝
1岁以内的宝宝由于骨骼、肌肉等发育都未完善,导致身体控制能力较弱。
因此不适合太大或完全坐立起来的安全座椅,这时他们更适合仰躺型的安全座椅;座椅内空间太大或者不符合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发育特点,会导致宝宝不适。
●粗糙的安全座椅让宝宝不舒服
有一类孩子皮触觉比较敏感,接触到的事物反应尤为敏锐,表面材质粗糙的安全座椅是直接让宝宝不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龄小的宝宝表达这一敏感不适多数会用哭闹来表示,年龄大一点或语言发展比较好的的宝宝可能会显得不耐烦及直接用语言来反复强调。
●车内的异味令宝宝不舒服
宝宝的感官往往比成年人更灵敏,很多时候大人并不以为然的气味,宝宝却能清楚地闻到并且表现出难以忍受。
这此异味可能包括:使用时间过长的汽车香水、食物残留的味道、新车内饰的味道、南方潮湿天气所导致的车内味道、烟味、汗臭体味等。
●太晚开始使用安全座椅
部分宝宝不是从第一次坐车就开始使用安全座椅,甚至到一两岁的时候才开始坐安全座椅,这样会容易使得宝宝抗拒坐在上面。
尤其对于那此相对保守型的宝宝来说,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接触会比在萌发了自主意识后才贸然接受一个全新的“大家伙”作为自己的小伙伴要容易得多。
-----------------
关注@芝士父母,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0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