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5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我省森林防火期。随着中秋节邻近,群众进山扫墓、农事用火等活动逐渐增多,受秋季风大、天干物燥等因素影响,护林防火形势严峻,野外用火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森林火灾。
文明祭扫 森林防火
为切实做好我镇森林防火工作,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构建我们的绿色家园,我们呼吁全镇人民:自觉履行森林防火责任和义务,主动提高护林防火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切实做到安全用火、文明用火,坚决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引发森林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小编提醒
在森林禁火期及禁火区内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祭扫注意事项
1、在山上或其他场所进行祭祀扫墓时,请勿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防止火烧连“林”。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叶,一点儿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灾,因此不要留烟头火种。
2、自行驾车前往墓地扫墓时,不能将车辆停放在消防车道上,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①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②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1%。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祭祀、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
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不要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不要在林区内玩火
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发现森林起火后怎样报警?
发现森林着火,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起火的时间、地点、林种、面积、火势以及报告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1、及时避险,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附近的河流、湖泊或者植被稀少的地方相对安全。
2、判明火势和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果断地(顶风)冲越火线,跑出火灾包围圈,切勿顺风而逃。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过的地方即可安全脱险,切忌顺风撤离;
3、当烟尘袭来时,尽量选择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同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避免烟害。
4、牢记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如果有发生火险,及时报警。
引发森林火灾要承担法律责任!!!
主观存在过失,属失火罪,如果是故意,则是放火罪。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即30亩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处罚: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
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编辑:卢聚铀、阙瑞明、邱小红
排版:沈占秋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8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