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儿子壮壮,正在看电视,玩手机。
妈妈问:壮壮,明天的作业写完了吗?
壮壮:还剩下一点点,很快就写完了。
妈妈:把手机放下,先去把作业做完。
晚上十点,妈妈问:作业做完了吗,该洗澡睡觉了。
壮壮:还没做完。
妈妈:你不是说,还剩下一点吗,这都做了快两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做完?
壮壮: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太难了。
妈妈:我看看。
晚上十一点,妈妈和壮壮还在写作业,妈妈明显气得不行了,壮壮也瞌睡连连。作业是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
生活中,父母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总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或者总是要睡觉了才开始要做作业。孩子为什么做作业总是磨蹭,或者拖拉不做作业呢?
一、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哪些?
1、学习基础薄弱。
孩子本身的基础弱,比如认识的字不多,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粗心大意,没有理解问题,就开始做作业,没有头绪。这个只能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加以辅导。
2、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文科靠积累,理科靠理解。文科类的作业需要孩子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交流中积累素材、知识点,比如写作文,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而理科类的作业,要求孩子先搞清楚知识点,理解各个知识点之前的关联,然后再作业中利用知识点的关联性来运用和解答问题。没有掌握对应的学习方法,遇到做作业的时候,就变得很费力。
3、完美主义
有些孩子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写错了,立马就要纠正,涂涂改改,一个作业修改了好多次还没做完,浪费了许多时间。后面还有大把的作业没做完等着做。
应该培养孩子,先完成再修改的习惯。这样至少,作业大致是完成的状态,不至于睡觉时间到了,孩子还在焦虑作业没做完。
4、时间观念差
周末把时间都花在玩耍、出游、看电视、玩手机上了,拖拉不做作业,导致做作业的时间不够,做不完作业。
孩子一般是不擅长时间管理的,这时候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二、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
1、提前准备。
这是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教导的方法。比如,学校通知第二天要带什么东西去学校,担心第二天早上时间太赶了,忘记了,我们就会在晚上睡觉前,先把东西准备好,放在书包里面,或者书包旁边,以防准备了又忘记带了。
提前准备,就是防止意外,或者时间预估错误导致作业拖拉无法完成的情况。有时候是作业需要复习,或者提前预习某些知识点之后才有办法开始做作业,之类的需要其他事先条件,或者作业难度比较大的情况。
2、将作业列出一个任务清单。
作业做成任务清单,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大概要花费多长时间。这有利于时间在不同作业任务中的分配。比如把简单的作业,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先做完。作业一项项的完成,任务列表一项项的消失,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建立自信心,这样面对难度较大的作业时更有挑战的欲望,这时候就不容易出现拖拉的想法。
有些作业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做,这时候,可以给任务做一个进度条,让孩子在头脑里有一个画像,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目前已经做到了哪里,还有多少要做。让孩子有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作业任务。
3、给孩子做一个日志管理。
让孩子在日志上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第二天要带的物品等。这有利于孩子形成系统性,培养孩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当某些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做到调整规划。
时间管理办法,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在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规划,懂得先后顺序、懂得什么是重要,什么不那么重要。在教会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从中得到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