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社会不断进步,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密切。以往的父母或许只能在家长会上,才可以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科技的力量让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变得更近,只要简单在群聊中发布消息,就可以随时随地沟通。
本来家长群的建立,是为了及时发布孩子们的情况。比如家庭作业,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并能彻底放心孩子们在学校的状况。
但时间一长,群聊的功能也变得愈发多样起来。甚至有些老师将其当成惩罚孩子的一种措施,犯错就在里面点名批评,这种做法明显有欠妥当。
孩子上课睡觉遭批评,宝爸的解释却被称赞
龙龙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平常的表现礼貌又体贴,在学习上也很用功,是众人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上午,老师拍了一张龙龙上课睡觉的照片,直接发到家长群里点名批评。
老师质问家长道:“龙龙家长,教室不是睡觉的地方,如果你家孩子下次再这样,麻烦你带他回去睡。”
面对老师的这种专横态度,龙爸显然有些生气,但他没有发火或责怪孩子,解释道:
“对不起,老师,龙龙的妈妈最近两天发高烧了,家里没人做饭,我又在外地,所以龙龙就承担了这个责任,自己在家做饭,晚上还要照顾妈妈,很晚才能睡觉,上课睡觉一定是太困了。”
龙龙爸的这一番,老师当即没有做出回复,但不少家长都称赞龙龙是个乖孩子,老师这种做法有些欠妥。
其实这种情况老师完全可以私聊龙龙的爸爸,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点名批评确实有些不太妥,何况语气让人看起来也不是很舒服,有失最基本的尊重。
孩子上课打瞌睡,老师的这种做法明显有欠妥当
孩子上课打瞌睡其实也算种常见现象,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要么是学业太过繁重,要么是课堂太过枯燥,偶尔走神也能理解。
如果仅此一次,老师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可取。
1)家长群建立的目的是沟通而非惩罚
家长群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家长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比如家庭作业方面,如果老师每天都单独通知,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个大工程。
比如学校要举行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让家长帮忙给孩子检查,就可以在这样的家长群里发出。可把孩子的错误发到群里,无非是对家长的一种不尊重,也对孩子存在贬低行为。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学生犯了错,老师应该帮助孩子改正
孩子犯了错,老师应该先询问孩子自身或是家长原因,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助其改正,而不是第一时间归咎于家长。
为人师长,应该授业解惑,当孩子误入歧途时及时带其走向正轨,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3)将学生的错误放大,是老师的失职
这位老师将学生的错误无限放大,明显是自身失职。她可以轻轻拍一拍孩子的桌面,让孩子醒醒。
事后也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上课会打瞌睡,再根据孩子的问题,和家长认真沟通。
孩子的认知和自控能力都有欠缺,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出现错误也在所难免。
如果老师总是把错误放大,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讨厌老师的课堂,最终拉低学习成绩。
老师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换一种角度相处,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再者,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引以为鉴吧。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2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