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重走平潭老街,重拾海坛记忆!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南北街

重走平潭老街,重拾海坛记忆!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南北街

8月27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根据《规划》,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以保护和展示平潭县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题,集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这条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大平潭市民关注,不少摄影爱好者自发组织去南北街寻古早味。9月1日,15名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现身南北街,将手中的镜头对准平潭老街,用镜头留住这里的人、景、物。

一群拍客

镜头定格老街风情

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平潭旧城区西部,纵跨辕门社区和城南村,东至万顺路、南至福胜西路、西至龙磹路、北至平潭一中,由辕门街、南街、北街、土地街、合掌街等组成。曾经,这里承载着平潭人的繁华记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繁华已成故梦。

一声声“咔咔”的快门声,给老街平添了几分生气。9月1日上午,南北街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平潭本地及外地的摄影爱好者在这里聚首。无论是富有年代感的红砖建筑,还是精致的西式小洋楼;无论是老旧的商铺,还是古朴的石厝……都纷纷进入了摄影爱好者们的镜头。

黄曙杰,泉州人,是平潭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平潭工作5年。“你看,老街的飞檐、雕花工艺精湛细腻,蕴含着深厚的建筑文化内涵。站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这才是真正的老街味道。”黄曙杰告诉记者,身处老街,能感受到这里是平潭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希望这些濒临改造或消失的文化,通过照片这种介质能够保留下来。

为了更好记录老街,平潭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益达花了半个月时间提前熟悉,挨着老街小巷里弄走了个遍。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有拿着铁锤,在火花飞溅中用力敲打的匠人,还有沿阶梯分散坐着,聊着陈年往事的老人。

“我侧重拍老街居民的生活场景,每一张照片都是有故事的,记录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高益达一边用镜头定格老街的风土人情,一边和遇上的居民熟络地打招呼。

一条老街

沉淀海坛历史文化

这一次平潭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记录老街的人文风情及历史传承,源于前不久出炉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指出将根据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建筑质量以及建筑的特色要素等情况,对规划范围内所有建筑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措施。整治方式为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拆除六种形式。

“在老街改造之前,影像资料留存工作刻不容缓,政府很重视,我们也很重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平潭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星说,“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平潭一中上学的时候,经常经过北街。那种可拆卸的木门板,那些富有特色的建筑,都让我印象深刻。”

平潭南街始建于明清时期,是古平潭的中心。海坛文史丛书之三《问答平潭》一书中记载:老城区生态环境与地形地貌的约束,拓展的空间极为局限,但是作为县境的中心与交通枢纽、商业汇聚之地,其人文历史文化的讯息却颇为深厚。譬如辕门街是周鹤芝总镇署、海坛镇水师衙署的南北辕门所在,北衔北街,南邻南街,东出坡地为衙署,再出为水师将士操练的大校场。

平潭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林宝华介绍道,此次拍摄应该来说比较全面,北至城北小学,南至江仔口庄,东起旧电影院,西至金榜埕,既有各个角度的街景镜头,也有关注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另外许多小巷也都拍了。

“老街值得拍的东西不少,一年四季、一日晨昏,到这边走一走都会有收获,我对老街更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记录。我此前拍过多次,但日拍日新,总觉得拍不够。老街是能让人心静下来的地方,同时也期待它的新生。”林宝华说。

一个愿望

居民期盼重焕生机

一条老街,一个故事,几代海坛人的记忆。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舒适便捷时,并不能忘掉那些古香古色,一代代平潭人走过的街道。

南街30号,老庄大肉饼、包子铺,是许多老平潭人时常光顾的地方。如今,环顾这家包子铺四周,店面屈指可数。但蒸出的包子香味四溢,为老街添几分市井烟火气息。53岁的庄秀钦,从小在这里生活。谈到早年老街的热闹繁华,她一脸兴奋地说道:“老街可是早年平潭的中心点,过去逢年过节时人潮如涌,真是热闹!”

“听说接下来要对老街进行保护和整治,我们心里其实挺没着落的,不知道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安排。”庄秀钦坦言,在这里住久了,有感情了,十分期待着有新的改变。

包子铺斜对面的南街41号,是一家中医铺子。年近七旬的老中医陈友邦感慨道:“我从小住在这里,看着南街一点点搬空,邻居一个个搬走,心里面挺难过的。”面对接下来老街的保护规划,陈友邦再次重新审视老街:“我们都希望平潭老街变得更好,这是一个耗时比较长的规划项目,我们会尽力配合。”

转入小巷子,一间破旧的石厝大门敞开,八旬老奶奶张书林坐在藤蔓荫下补衣服。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住在这里,街坊邻居都认识,关系也不错。”当听说南北街即将迎来蜕变,张书林露出期待的表情,“我们家房子很旧了,如果涉及整改、重修或者迁移,我愿意配合。”

在南北街,居住的大多是老人,而守住乡愁,盼老街重焕生机,也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来源:平潭时报

文字:林祥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1012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