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无处不忧,竞争无处不喜。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人们在竞争之中可以喜,可以忧,可以喜忧参半手足无措。竞争如同飞翔的翅膀,承载你遨游寰宇,俯瞰大地。而真正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竞争意识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误区,也就是会形成恶性竞争意识与恶性竞争思维。恶性竞争意识会给孩子的人生与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倒退的体现。所以,如何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是孩子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智慧,也是孩子成才与否的重要节点。如果孩子从小就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成功就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思维,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输”与“赢”两个字的内涵和智慧。也许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消极,也许孩子处处不如别人而感到沮丧无奈,这就是“输”的心态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潜力发挥。
也许孩子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走在别人的前面而感到自豪,也许因为孩子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的骄傲而信心百倍,这是“赢”的一种心态。但是“输”不见得是坏事,“赢”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孩子年龄小,还不知道“输”与“赢”的真正内涵和意义,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输”与“赢”智慧的引导和教育,这是在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人生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收获和胜利。
下面就主要探讨“输”的智慧和“赢”的智慧的真正内涵!
一、“输”的智慧主要有三点:
1、冷静与反省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在某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孩子的心情就会受到刺激而闷闷不乐,心理上的波动就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父母在及时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之后,应该马上告诉孩子这是好事,当孩子不明白的时候,给孩子说:“当你输的时候,是你冷静下来进行反省的最好时机,在冷静中找到不如别人的原因,反省自己该如何采取行动才能赶上别人”。引导孩子自己找到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孩子自思、反省该如何解决“输”给别人的问题,增强自信心、继续努力、转败为胜。可以培养孩子谦虚、反省、上进、自信的优秀品质!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的沃土
2、以退为进
当孩子每天为了学习而疏忽了体验生活和天性发挥,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孩子成为一个书呆子,这不是好的现象,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知道学习就是乖孩子,很懂事,这完全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也是造成孩子身心越来越疲惫,叛逆、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的根源,致使孩子“输”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当孩子的天性消磨殆尽的时候,孩子就真的成为一个呆子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越来越脆弱,思想压抑越来越沉重,容易造成孩子承受不了心理负担而走向崩溃边缘。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马上改变家庭教育措施,让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暂时放松下来,让孩子明白学习成绩好坏不是评判优秀的标准。开心、上进、健康有兴趣才是优秀的表现。告诉孩子在学习、上进的同时,要适当的放松身心,多体验生活的乐趣,多感受劳动的充实,这就是以退为进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孩子身心健康、开心上进。才能培养孩子有兴趣、有信心的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书呆子就是因为学习操之过急、思维单一,适得其反的结果。可以培养孩子愉快学习和在体验生活中快慢有度,能进能退的人生智慧。
体验生活的乐趣
3、能量和动力
当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消沉的时候,父母告诉孩子自身的优势也是别人无法比拟的,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教会孩子要虚心学习和接纳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认识自己和发挥自身的优点,就会积聚自己无限的能量。不如别人,并不代表自己不优秀或者不会赢了,而是要懂得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合二为一,形成自己的能量,想不优秀就很难。另外一个就是把自己的短处或者失败化作积极向上的动力,而不是自己有缺点技不如人就有思想包袱,自甘堕落,这不是智者的表现。而是更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需要学什么?做什么?也就是所谓的:“化悲痛为力量,化“输”为前进的动力,就会无往而不胜。”可以培养孩子沉着,坚强,理智和独立的生存智慧。
多才多艺的展示
二、“赢”的智慧主要有两点
1、态度
“赢”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态度和格局,而不是超过别人就是优秀,也不是别人说你好,你就是赢家。当孩子学习很优秀的时候,父母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成绩优秀并不等于你是赢家。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成绩好只是接受文化知识消化能力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不要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真正的优秀是谦虚上进,开心健康,学会体验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的综合素质,才是一个学生优秀品质的体现。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优秀的时候不要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需要不断的反省和充实自己。超过别人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培养孩子自动学习、体验劳动,自律和上进的综合素养!
相互学习是最好的陪伴
2、给予
优秀的学生不单单是学习上的体现,而是多个优秀品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给予精神和格局,是否具有优势互补的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赢家。所谓的给予精神就是在自己优秀的同时能够愉快的帮助其他同学优秀,帮助其他同学开心健康。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智慧与收获和同学一起共享。帮助别人优秀才是自己真正的优秀,帮助别人成功才是自己真正的成功,孩子从小就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孩子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赢家”了。可见,孩子的学习成绩再好,如果不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
结注: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输”和“赢”的智慧,让孩子明白“输”就是“赢”,“赢”就是“输”相互转换的道理和思维意识,那么孩子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能够轻松自如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也就会利用“输”“赢”的智慧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无限财富!大人为什么很少有人成功,因为从小就不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所以很难成功和优秀。等到长大了再去培养优秀的品质,为时已晚,遗憾终身了!
追求科学知识的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9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