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饮食导致了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症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发病率极高,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地增长。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病情如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将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如今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还尚未出现一种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或手段,对于这样一类慢性病,只能通过口服药物缓解、控制症状。但这样一来也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增加了经济负担。我国在医学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对于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更为彻底和有效。
中医中认为高血脂症是患者血中的脂质含量过多,将其归为痰浊、痰湿,近代有也将其称为痰脂等。将其划分为痰浊阻遏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气滞血瘀型五大类型。认为患者由于饮食方面,过多摄入肥甘,而且缺少运动,导致体内痰浊内壅。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脾胃损伤等,造成痰浊内阻,生成痰湿脂浊,进入血脉中诱发高血脂症。在中医里面属于“痰”的范畴,高血脂症状中的痰浊又属于无形之痰,脾生痰,而痰化脂浊。临床中患者大多属于脾虚痰浊型,尤其是在发病前期。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大多会出现头疼、胸闷、肢体感到沉重,乃至偏瘫,舌苔白滑等,代表着痰浊过于旺盛。
血脂一高心就慌?中医专家:稳住!牢记1灸2果3汤,血管通到底
1灸
温针灸足三里穴治疗方式。痰浊阻遏型患者治疗穴位为双侧足三里穴。脾肾阳虚型患者治疗穴位为肺俞、天枢、脾俞、肾俞、中脘、中极、太渊、太白、丰隆、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肝肾阴虚型患者治疗穴位为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鹤顶等。阴虚阳亢型患者治疗穴位为四关穴、合谷穴、太冲穴、足三里等。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穴位为足三里、阳陵泉、血海、气海等。选用28号2.0寸的不锈钢毫针,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直接刺入1.2~1.5寸,得气后使用使用平补平泻方式,直到患者感到局部麻胀、疼痛感,且这两种感觉向足胫部放散,此时治疗效果最好。
温针灸治疗方式均以足三里温针灸为主要治疗穴位,足三里是组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是多气多血之经。脾、胃都是人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二者相互协调,完成消化过程。中医里面认为脾脏与脂质代谢关系最为密切,五脏之精,皆运于脾,且此穴位多用于治疗脾胃产生的疾患以及血脉疾病。足三里具有消滞助运、补益脾胃、补虚益气等功能,还能够调整肠胃,而且效果显著,因此,温针灸足三里在临床治疗中,能够代替常规针刺治疗方式,减少了针灸的部位及次数,进而减少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及带来的痛苦感。综上,温针灸足三里应用于治疗高血脂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TG、 TC、 LDL-C、 HDL-C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借鉴、运用。
2果
山楂。山楂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许多降脂减肥保健食品均含有山楂。本结果表明,山楂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而且能提高主
动脉血管的过氧歧化酶活性, 降低主动脉血管中的丙二醛含量, 能在降血脂的同时保护血管壁免受过氧化脂质的损伤,为临床正确应用山楂提供了依据。
月见草。月见草月见草又称夜来香, 为柳叶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种子油称为月见草油。提炼而成的月见草油酸中含有人体生长所必需及体内不能合成的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 ,它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惟一含有大量 γ-亚麻酸的植物。γ-亚麻酸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其可衍代为双高 γ-亚麻酸(DHLA)。,γ-亚麻酸降胆固醇作用为亚麻酸的 163 倍[ , PGE1 又具有分解甘油三脂的功效。
3汤
平肝调脂汤。中医认为,高血脂的病因是肾虚肝亏、痰湿壅盛、肝火旺盛导致的,因此应选用一些平肝潜阳、祛痰湿、补脾肾的药物来治疗。此次为患者服用的平肝调脂汤,其中含有的天麻,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潜阳调脂,川芎行气活血,陈皮、白术、半夏,枳实,竹茹,茯苓健脾燥湿,因而能够直达病根,起到指标又治本的作用。
加味六君子汤。基本药方:法半夏10 g,陈皮10 g,党参15 g,白术15 g,丹参20 g,三七15 g,葛根15 g,首乌15 g,茯苓15 g,大黄5 g,山楂15 g,荷叶10 g,炙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服2次,连续治疗1个月。
高血脂属于血瘀、痰浊等范畴,该病是由于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脾胃正常运化,痰浊内生、阻滞气血、淤血内生。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等起到行气化痰、益气健脾的功效,赤芍、丹参、大黄、葛根、山楂等起到消积化瘀、行气活血的功效,何首乌养肝补肾,上述药物共同作用起到祛痰化瘀、益气健脾的功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3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