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缺乏同理心,很大原因是家长否定,家长应该培养他的共情能力

孩子缺乏同理心,很大原因是家长否定,家长应该培养他的共情能力

文|青柠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像每天一样,轩轩妈妈下班回到家基本忙完之后,又要匆匆忙忙的去接孩子,而这天恰好因为堵车,所以妈妈稍微晚到了一会,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却发现轩轩和另一位同学发生了争执,妈妈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气坏了。

只见小刚当时还出手推了对方两下,然后自己一个人在那义愤填膺,妈妈赶快下车制止了这场争斗,并让小轩和对方同学道了歉。
但是小轩却很不服气,好像自己没错一样,甚至还和妈妈顶嘴,于是妈妈回家之后就又数落了小轩一顿,还怒斥孩子不懂事。
眼看着妈妈气的不行,可是小轩好像却异常淡定,这让妈妈更是头疼,在心里暗暗地抱怨道,为什么这个孩子这么不懂事呢?明明自己是为了他好,他还不识好歹,反过来气我!

可是只有轩轩才知道,当时其实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只是因为自己不好意思和人家道歉,所以在跟自己生闷气,但是妈妈却误解了自己的行为,非要觉得自己当时是没有悔改之意的。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是不准确的,自己的判断才准确

其实大多数家长和轩轩妈妈是一样的,他们通常会“自以为是”,以自己认知到的孩子情绪和感受为准,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却完全忽略掉孩子的内心感受。

这不免会有点太过于决绝,同时也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当然这更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让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而且家长还会反映一个问题,就像轩轩妈妈提到的,自己明明气的不行了,却为什么孩子还那么过分,视自己于不见呢?孩子难道体会不到自己的感受吗?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孩子多么不懂事,而是因为孩子根本体会不到家长的情绪,换句话来说,其实是孩子缺少共情能力,不能真正地体会到对方的情绪。

共情能力,其实也是指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能体会到对方的情感,并且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为他去做一些事情,表现出关怀,同情等温暖的心理。

但现实中的情况确却是很多人都缺少这样的一项能力,当然这并不能完全责怪于我们的孩子,其实家长也是有责任的。

其实是家长忽略了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孩子不但不了解自己的感受,也无法感受别人的痛苦

很多家长一直在抱怨,为什么孩子不理解自己的感受。那我们不妨来问问自己,自己有真的注重到孩子的感受了吗?我们有尊重过孩子内心的真实诉求吗?

其实并没有,那么我们就不要奢望孩子能够做到更高的境界,同时我们应该更关心下孩子的处境,毕竟往往孩子都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孩子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不仅自己难受,更要去为家长的责怪买单。

​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就一直看丽丽的状态不对,因为她一直低着头,还好像是满脸的怒气,不知道是谁惹到她了。

妈妈叫她好好吃饭,孩子也只是一直的低头不语。尽管妈妈一再关心地问到孩子到底怎么了,可是孩子依然没有半点回应。

这下可惹恼了妈妈,于是妈妈突然拉高了声调,大声斥责到孩子“你摆着脸给谁看呐?我辛辛苦苦给你做的晚饭,你却和我这个态度,是不是妈妈对你太好了?导致你现在都不懂得感恩了吗?”

而本来情绪就不好的丽丽听到妈妈这样说自己,就更加委屈了,但还是强忍住自己的委屈,想找一下自己的平衡,于是摔了下筷子和碗也就扬长离去了。

妈妈伤心地流下了泪水,说自己养了个白眼狼,可是妈妈却不知道,孩子其实是因为最近自己很久没理她了而生气。并且孩子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才最后落得此番尴尬的场景。

​由此可见孩子拥有同理心有多重要,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的心情尽量舒畅,也可以让身边的人更加舒服,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

想要让孩子有同理共情的心,家长需要这样做

01.家长做到以身作则

共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时的,所以家长们也急不来,共情能力最重要的其实是家长的以身作则,如果父母平时能够理解自己周围人的情绪,近到家人,远至邻里乡亲,孩子自然会深得真传的。

例如说家长对于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或者情绪时,不要直接站在大是大非的角度上去评定孩子。而是应该通过一些温暖的话语和行为真正地走进孩子内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与关爱。
这样孩子的内心才能够被感化,才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像类似于“宝贝,妈妈看你有些不开心,能够告诉妈妈你怎么了吗?”这样的话,是一定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

02.家长多与孩子谈心

现在的家长们普遍比较忙,所以总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忽视掉孩子的成长,也还是会注重到孩子的一些表面信号。

例如说只是看到孩子最近的成绩下降,却不去深入的了解孩子为什么成绩会退步;或者说只是看到孩子与自己发脾气,却不知道原因为何。
所以我们要多与孩子谈心,让孩子体会到这种温情,孩子就会被我们感染,也会与我们进行真诚的交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在这样往复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柔软知性。
打个比方下班回家之后,少玩会手机,与孩子聊一聊今天在学校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或者说多与孩子分担些他们的不愉快,让他们把所有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和我们说一说,家长们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总之共理心其实是需要培养的,我们以后再遇到类似于孩子冷漠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先反思下自己做的好不好,有没有教会孩子这项能力,不要先急于质疑或者是批评孩子,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操作。

今日互动:你的孩子共情能力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的烦恼和困扰有所帮助。

我是青柠妈妈,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950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