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第一批发射的Starlink 卫星最终共有三枚失联

第一批发射的Starlink 卫星最终共有三枚失联

在发射升空大约一个月后,SpaceX为我们带来了第一批60枚卫星的近况。这当中45枚在历经一个月的轨道抬升后,已经抵达了预定的轨道、5枚即将抵达轨道、另5枚的抬升进程暂停,但稍后会继续完成工作,也就是说只剩最后5枚卫星无法完成任务了。这5枚当中,有两枚是离轨示范用的卫星,将模拟Starlink卫星到了生命末期时的处置情况,证明卫星可以安全在大气中焚毁;而最后3枚则是真正「失联」的卫星,只能等待它们被动地因为空气阻力而逐渐落回地球。

60 枚当中有3 枚失败(5%)还真的说不上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传统商用卫星的话,每一枚都金贵的很,但放到了Starlink 身上,因为数量庞大,一小部份的失败似乎并不是很影响整体的运转。再说,SpaceX 第一批卫星是以试验为主,在发射前SpaceX 就再三强调每枚卫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设计上的不同,让SpaceX 可以试验哪些想法有效、哪些无效,所以少数卫星的失败似乎是在所难免的。

但假设5% 就是平均失败率的话,这也意味着完整的12,000 卫星群建置完成时,将会造成600 枚的失效卫星废弃在轨道上。SpaceX 估计这些卫星大约5 年左右就会自行离轨回返大气,但在这过程当中它们会穿过数量不少的低地轨道卫星,而且因为完全不受控的缘故,只能由其他卫星来避开它们,增加低地轨道的风险。

SpaceX 一方已经表明将利用降低运转高度(让失效的卫星能更早落回大气中)以及使用更易在大气中燃尽的材料等方式,来降低失效卫星变成长期太空垃圾的风险,但做为第一批大规模轨道通讯系统当中数量最庞大的一员,Starlink 卫星的成功率、以及失效卫星的处置,势必在未来会持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43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