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请扩散!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辟谣和忠告

请扩散!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辟谣和忠告

网传必读书单,是假的

最近,温儒敏教授在微博上公开辟谣:“网上有人摘编我的一些关于读书的讲话,然后插入一份他们不知哪里弄来的从小学到中学的必读书单。书单中有不当的篇目,他们就借题发挥,攻击谩骂……大家不要上当。我将运用法律追究造谣者的罪责!”

自从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以来,网上一直流传各种各样的“1-12年级必读书单”,不少教育机构和网络文章更是强调今后的语文学习将多难、阅读量多重,使得恐慌情绪在家长中蔓延。

其实,作为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主张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连语文教材中指定的必读书目都极少,因此网上流传的各种所谓“必读书单”并不可信。

“教材指定了少量必读的书,其他多数书目都是供选择的,不带强制性。阅读过程也不要太多‘规定动作‘,不宜布置很多作业,不要动不动就要求‘写作’,比如写读后感之类,这些任务太多了,读起来很累,反而不利于鼓励多读。”温儒敏说。

高考语文要让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是讹传

日前,在吉林长春结束的“为中国未来而读——2019阅读行动研讨会”上,温教授为自己澄清: “网上流传着一句我的恶狠狠的话,‘以后高考语文就是要实现让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我必须说这是不负责任媒体的扭曲和炒作”。

他表示,2017年在北大的一次座谈会上,我说,这几年高考语文正在改革,命题的一个变化是注意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根据调查,每年大概总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是这个概率。选拔性考试,有15%做不完也正常。后来就有不负责任的媒体截取和扭曲我的话报道了,弄得到处那么紧张,辅导班更是利用这句话来做广告了,由此也可见社会心理的焦虑。

温教授给全国语文教师的忠告

在“为中国未来而读——2019阅读行动研讨会”上,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 语文老师当好“读书种子”,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

围绕如何读书,温教授也给出了参考建议,读书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可设计为三个“圈”:最外围是通识部分,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职业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活跃思维;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这部分书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能帮助自己加深理解甚至提出专业见解,应有明确的阅读指向。

他还说, 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每位语文教师都应有自己的精神“自留地”。

(语文新思维摘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940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