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的街头飙车、凌厉的近身肉搏、震撼的枪战爆炸,这些元素几乎成为了《速度与激情》的代名词。猛男、美女、豪车,成为了《速度与激情》的标配。拥有速度就拥有一切,也成为了《速度与激情》的标语。正是这些系列情节背景,才让系列电影成功把警匪游戏的故事框架打破,火爆全球。
那么,作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首部番外,刚刚上映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又将会带来哪些火花令影迷再次沸腾呢?和小编一起快速重温下荷尔蒙爆棚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吧!
《速度与激情》2001
不管你是赢一英寸还是一英里,胜者就是胜者。
故事讲述了卧底探员布莱恩凭借出色的车技赢得了帮派老大多米尼克的欣赏和信任,同时也赢得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娅的芳心。
他和这个帮派老大逐渐建立了友谊,两人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好朋友。受到友情和爱情的双重羁绊,布莱恩陷入了困境。
《速度与激情》
《速度与激情 2 》2003
名利的背后,总归是胜者的角逐。
迈阿密狡猾的商人卡特利用自己的贸易公司做幌子,暗中进行着国际洗钱活动。FBI获悉了卡特十分喜欢地下赛车,是当地飞车党的头目。
为了获得他的犯罪证据,FBI又找上了布赖恩,希望他打入迈阿密飙车族的内部,一场有关卧底和警察的爱情、友情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速度与激情2》
《速度与激情 3 》2006
他们为何循规蹈矩?因为他们畏惧挑战。
为了避免再度惹事生非,街头赛车手尚恩被送回东京与专制的军人父亲同住,在那他发现了“飘移”的技术。
为东京山道赛车深深着迷的他,无意中杠上了有“飘移之王”名号的地下车手DK,然而奇逢对手初尝败绩,尚恩欠下了一屁股的债,被迫进入东京底层社会想尽办法还债。然而热血的尚恩不会止步于失败面前,东京狂飙正式开场......
《速度与激情3》
《速度与激情 4 》2009
如果你有原则,那么一切都无关紧要。
《速度与激情4》沿用了《速度与激情:东京漂移》的华裔导演林诣彬,人物与剧情都完美承袭第二部,跳过《东京漂移》,这部才可谓本系列不折不扣的正统续作。
电影讲述了在一个线人的帮助下,布莱恩和多米尼克联手打入一个贩毒组织的内部,要将其头目布拉盖绳之以法。再度合作的两人依然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张力十足。
《速度与激情 4 》
《速度与激情 5 》2011
生命岌岌可危之时,就得靠自己了。
距离上一次充满激情的速度生涯已经过去了两年,两位驰骋赛车届的风云人物多米尼克与布莱恩厌倦了见不得光的躲避警察的生活,为了让自己彻底获得自由,他们决定干最后一票来完成这个目标,而任务地点则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组成了一支终极赛车团队,和当地的触目惊心的腐败政府展开对战,而神秘的第三方势力也插手了他们的交锋……
《速度与激情 5 》
《速度与激情 6 》2013
不飙车就死亡。
《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第六部作品,剧情设定于第五部之后,第三部之前。
讲述了在里约飞车劫了金库的多米尼克·托雷托和一众兄弟,再次分散在全球各地隐姓埋名地生活。因多米尼克要找出前妻莱蒂死而复生的真相,兄弟们再次集结的故事。
《速度与激情 6 》
《速度与激情 7 》2015
我们从起点走来 经历漫漫长路。
每一次飙车 就像走过一次人生。
速度与激情7中范·迪赛尔和保罗·沃克驾驶的一辆红色Lykan超跑,是世界上最贵的跑车之一,全球仅7辆。
原定2014年中上映,因为主演之一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而延迟。保罗在去世前已完成大部分戏份,影片以特别的方式对这位男星致敬。
《速度与激情7》总共报废了230辆汽车,本片杰森·斯坦森与"巨石"道恩·强森首度银幕交手。
《速度与激情 7 》
《速度与激情 8 》2017
没有什么是必要的,一切都只是选择。
《速度与激情》第八部是首部在古巴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多地取景拍摄,从热情洋溢的古巴,到寒冷刺骨的冰岛;从激情四射的纽约,到冷峻凛冽的柏林。
在冰岛拍摄的冰上飙车戏,摄制组动用了军用核潜艇、装甲车、超级坦克等“大家伙”和众多造型华丽性能一流的超跑,是冰岛史上拍摄过的场面最大的一场爆炸戏。
《速度与激情 8 》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2019
如果我们三个人不联手,成千上万的人都会死。
作为该系列的首部番外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放大了犀利的幽默元素和高风险的动作场面,带领影迷们踏上全新征程,系列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卢克·霍布斯和德卡特·肖建立了匪夷所思的搭档关系。
一个是美国外交安全局的忠诚特工、身材魁梧的执法者霍布斯,一个是前英国军事特工精英、无法无天的恶棍肖。在2015年的《速度与激情7》中首次对峙之后,两人不论言语还是肢体都冲突不断,一直试图打倒对方。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速度与激情》你最念念不忘的是哪一部?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更多精彩影像故事,欢迎关注“高品图像”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