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这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以上海为例,初中几乎是民办学校一统天下,仅有极少数公办勉强能与之稍稍抗衡。
中考无论是自招还是平均分,排名前面的几乎清一色全是民办,初中要上民办在上海已经成了绝大部分家长的共同认知,且正在向小学蔓延。
在教育部减负之前,在小学阶段,有不少公办学校是相当不错的,也不缺乏优质生源,但从减负开始,公办学校的生源就在不断地流失。
到现在,小学需要公民同招,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公办的生源大量流失,不得不靠政策来强制把生源拉回来。
很多家长觉得别人都送孩子去民办,那自己也要送孩子去民办,无非就是学费的问题,但事实上送孩子去民办学校还真不是学费的问题,或者说钱的问题才是次要的。
几乎所有的民办中学和小学都会告诉家长,在我们学校念书,只要跟上学校节奏,把学校教的东西完全掌握,根本就不需要去上什么补习班!
学校有没有说谎或者夸大其词?很负责地告诉你,没有,学校说的基本属实,真实情况和学校说的相差无几。
于是,家长兴奋了,进了民办就不需要上补习班,补习班不说接送麻烦,就学费,每门课一个月2000总是要的,就算2门课,一个月4千,一学期2万。
相比民办的学费,太划算了,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好处多多啊。但家长兴奋之余忘了学校的前提,“只要跟上节奏,把学校里学的东西掌握。”
要做到这两点,除非运气爆棚生了个绝顶聪明的孩子,碰巧这孩子还非常自律,非常懂事,这概率有多大?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就必须是另外一种情况,家长跟着孩子投入足够的精力。纵观所有的民办学校,每个学霸身后几乎都有一位强有力的家长在支撑。
把孩子送进民办,家长不管不问的,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这才是最折磨家长的地方,远比出钱要麻烦得多。
只要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最怕的就是接到学校的电话,只要请家长,准没好事,多半就是孩子成绩不好,家长要重视之类的套话。
如果家长置之不理呢?那孩子离开劝退就不远了,民办的杀手锏,劝退,让无数家长时刻打起精神来小心应付。
初中或许还好,至少孩子大了,懂事了。但小学阶段,真的是非常痛苦。因为民办学校很多知识都是超前学的,也就是超过孩子的理解能力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3岁的孩子,你要教会她画一个圈,把圈内用蜡笔涂满颜色,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教一个星期都无法完成。
这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孩子太小,理解不了这个,相反,一个5岁的孩子,你只需要1分钟,就能教会他做这个动作。
同样的,学习上也是这样,虽然小学的知识点就这么多,但由于提前学,要让孩子掌握这些知识同样也是极端困难的,没有家长跟着配合重复讲解几乎不可能完成。
到了初中,很多知识连家长也力不从心了,民办学校的教学进度快,强度高,去补习班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不然孩子在学校里根本不可能跟上学校的节奏。
除非是一些特别牛的孩子,绝大部分民办学校的孩子都是补习班的常客,即使是那些所谓的顶级民办也是一样。
上海某区的顶级民办中学曾经做个一个统计,在初一去补习班的孩子,占87%,这其中还包含着部分虽然去补习班学习,但孩子成绩不好不愿意承认的。
真实情况去补习班学习的孩子比例远大于这个数据。简单说,民办教学质量好,一方面是民办学校对学习抓得紧,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和补习班的功劳。
综上所述,让孩子去民办学校读书,经济方面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的学费,而是补习班的费用,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为了孩子全身心地投入。
这个投入非常累,尤其是孩子如果资质一般的情况下,家长会非常崩溃,面对远超过孩子年龄可以理解的知识,强行灌输,并要让孩子掌握,这个难度之大,没有经历过的几乎无法想象。
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其实相差不大,区别就在于家长的用心程度和投入程度了,牛蛙基本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例外的情况当然有,但极少!
选择民办的家长们,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