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三个尖顶的笔架山
过了“猫眼”,再次穿过一条急流,在我们左侧出现了一座笔架山,有三支细长的柱子直插天际,好像古人用的笔架。船夫打趣地说,自从09年某人游过此山之后,领导就想谄媚地将此山改为“三个代表”山了。又过了一曲之后,船工让我们看左手边的一块石头,说它像一只缩头乌龟,我还没大看得出来,向前游走过一些之后,船工又让我们扭过头去看,这下我终于看出来乌龟的头与壳了。船夫说你们看,刚刚船划过来的时候,它见生人害怕,把头缩了回去,等我们船划走之后,它又把头伸了出来。如果水浅的时候,你看到的应该是一只大龟身上驼着一只小龟。我再仔细看看,落起的石头共有两层,上面一层是黑色的,而下面一层则是浅黄色的,而且突出的部分也是如此,从后面看来还真像是两只乌龟叠在一起。船工说这叫“回首望金龟”,如果叫“回头看乌龟”,那后船的人肯定不干(后船:你们回头看啥?)。
像不像一只大田螺?
接下来的水边,还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山石,有的看起来像一只卧在盘中的螺狮,有的像是昂首的雄鸡,不过接下来船工指引我们看的双峰却半掩在云雾中,难以看全其真面目,仿佛此刻山神忽而有了灵性,拿出几片云彩娇羞地遮住了自己的秘处,尽显朦胧。
云雾缭绕的双峰
船工这时向我们介绍起岸边的植物来,他告诉我们长在峭壁上的,开黄花的植物正是鼎鼎大名的黄花菜,而且他还告诉我们即便是已经开花的黄花菜也是可以吃的,只不过要用水焯一下。看到平缓的地面上种植茶叶,他便跟我们讲这儿的菜叶与你们昨天看到的岩茶(山谷间所种)生长环境相差较大,所以口感差别也很大。如果是行家,可以很轻易地辨别出这其中的差别来。他还指给我们看一种长在水边的竹子并介绍了名称,只是我当时也没记住它叫什么。这片区域也是整条线路里水深最浅的部分,坐在竹筏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溪底的石头。船工说竹筏在只有十几厘米的深度下也可以自由行驶,因而不用有搁浅之虞,不过竹筏的适宜深度要一米多,于是我半开玩笑地说城市内涝也可以使用竹筏了。
九曲漂流-全段最浅的水域
驶过这片平缓区域,我们来到了九溪的中游,也是本次旅行的经典区域之一——天都峰片区。在来到天都峰前,船工指给我们两旁的泼墨石,看上去就像是一块淡黄色的巨石上,浇上了黑色的墨汁。船工解释道,那黑色的部分是铁、锰等含黑金属较多的物质洒在石头上所形成的颜色。
天都峰
再拐过一曲,天都峰像一辆黑色的商务车从两山的屏障后缓缓地驶入眼前。由于转弯急,因而水流湍急,但也因为其四周都被山环绕,且山势峻峭,如墙壁一般几乎垂直于地面,所以此处也是听回声的好地方。船工向我们详细地介绍起天游峰,说它上山要800多级台阶,下山则要2000多阶,因而上山之路十分陡峭。这些山路修建时的选址,大多是沿溪水从山顶冲刷而下的路线修建的,所以如果赶上下雨的时候上下山,就能看到水流沿台阶而下的情景,十分壮观。在天游峰下,也有赏月胜地观月亭、常升云雾的云窝等。在这青山绿水间,我渐渐地放下了拍照的手机,感觉这样的风景如果只是拍照,而不细细用心去欣赏,便会失去七分神韵,实在是得不偿失。正是:
悠悠山水间,竹筏溪中流。斯愿为船工,此生伴此景。
山如峭壁,风景如画
在这里,你才会完全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撼,忘记了尘世中的烦扰,忘记了时间,仿佛回到了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社会之中。
在这里,前后几只船都交汇到了一起,我们还跟一只竹筏并排行驶了一段时间。旁边的船工打趣地说我和五个女孩搭一条竹筏,是“一只小蜜蜂,飞入花丛中”。我后面的船工马上也回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他们都是‘流氓’,船公之中只有我是读书人”。但刚刚在驶离码头的时候,他明明也如此调侃我来着。
千帆竞过,百舸争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