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如果了解中国的耕地红线政策,就会明白房价根本不会下跌

如果了解中国的耕地红线政策,就会明白房价根本不会下跌

关于中国房价涨跌的逻辑,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些看法当中,不乏有一些建设性的,但是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很浅的认知层。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宏观经济规律来解释或者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通过这样的逻辑来预测,大概率是错误的,因为房价的涨跌和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并没有那么紧密相关。

抛开和房产直接相关的政策,我们今天来讲一下,看似和房价不相关,却时刻影响房价的因素。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

对于房价的涨跌,短期看金融政策,这个短期指的是五年以内的周期,很多人没有周期思维,把短周期看成以每个月为单位,这就像股市上的超短线操作,基本上都是亏损出局。

在一个短周期内,金融政策大概率会影响房价的涨跌,比如货币的发行量和对楼市资金进出的管控,这些都能直接的反应在房价的涨跌上面。

在影响房价的中长期因素里面,政策和人口是决定房价涨跌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一个城市要想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那么这个城市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那就是地理位置和地形都要适宜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发达地区都是沿海平原地带,因为这里能够直接开工建设,不用耗费额外的资源来进行土地平整。

一个城市能够兼具有利的发展政策,才能吸引大量的人口前来定居,从而推动房价的上涨,人口推动房价的上涨就比较符合宏观经济里的供需关系。


逐渐收紧的耕地保护政策

今年关于粮食问题被反复的提及,从央视开始痛批“大胃王”直播,到管理层反复到产粮区进行视察,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未来的国际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粮食战的地步了,如果一旦走到了贸易封锁的地步,首先要保证老百姓能吃上饭,不然一切都没法进行下去。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18亿亩耕地政策,保证这些耕地,就能保证中国的人民的主粮,而一些辅粮,例如大豆、玉米都是通过进口获得的,在国际环境好的时候,主粮也是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实现,可以把耕地土地用来商业开发,这样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从而进行粮食购买。

但是未来的发展形势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保证主粮的生产就是保证整个国家的命脉,想要保证粮食的产量,必须保证耕地红线不能被破坏。


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

城市建设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当前这么大,因为两者都需要优质平整的土地,不管是在山坡上盖房子还是种粮食,效率和产量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城市的主城区大多数都会选择平原地带。

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破坏农田进行建设的事情发生,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被占用,在国际形势温和、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占用耕地的事情查处的没有那么严格,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的国际局势已经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城市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在城市扩建和保护耕地之间,城市发展必须为保护耕地让路。


城市用地的逐渐减少,就导致了可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少,然而中国整体的住房需求还在进一步的增加,城镇化进程还在大力的推进,城市的资源会变得越来越稀缺。

从中长期来看,土地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人们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社会资源,会付出越来越高昂的代价。

这就是中长期房价看涨的逻辑,只要耕地红线依然存在,那么房价下降就是个伪命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96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