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和谁睡,会影响将来性格?医生建议:最好在6岁前完成分房

​宝宝和谁睡,会影响将来性格?医生建议:最好在6岁前完成分房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这是育儿圈中的经典法则,尤其在“分床”这件孩子成长大事上,更是不能“含糊其辞”。

宝宝和谁睡会影响到将来的性格?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儿科医生建议:在这个年龄前就要完成分床,否则错过了黄金时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建设。

案例:

小贾是职业女性,每天早出晚归,白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总是心存愧疚。于是下班回到家,不管多么辛苦都会坚持带着孩子睡觉,睡前还会给孩子讲故事,母子关系因为小贾的努力而亲密无间,很是让人羡慕。

儿子幼时恋母再正常不过,可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小贾意识到有些“变了味”。每次老公要想跟小贾亲密一些,儿子就会展现出“捍卫者”的姿态来保护妈妈。

“打爸爸,爸爸是坏人,老是跟我抢妈妈!”儿子又哭又闹,最终小贾的老公只能妥协。

初开始,小贾的老公还有些吃味小家伙爱妈妈多过爱爸爸,但次数多了就觉得儿子太“妈宝”,于是他忍不住出口批评:“别一天黏糊着妈妈,整天娇滴滴的,这样哪像小小男子汉?要多点阳刚之气!”

老公的话也让小贾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

于是小贾就儿子性格问题咨询了儿科医生,医生给出的专业意见是:儿大避母是有道理的,现在不比幼时需要母乳喂养,儿子对妈妈的依恋生理上需要断奶,心理上也要“断奶”,而最直接的就是分床的行为过程。

根据孩子性格不同,3岁以后就应该跟父母分床而睡,在6岁以前必须完成和父母分床而睡,否则既妨碍了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又易于引起性早熟。

在孩子的“睡眠学”中,不仅对分床年龄有科学建议,就谁陪伴宝宝谁也有深入的研究。毕竟孩子睡眠时间比成年人较多,而且还有睡前陪伴时间等,这些成长重要时段对宝宝性格养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宝宝和谁睡好?比一比就知道

1、 家中老人

家中老人通常都有照顾孩子的经验,睡眠过程中孩子是否受冻老人也把控得当,所以孩子和老人睡健康问题是不用担心。再有,父母白天忙于工作,夜间不需要照顾孩子,可以得到充足休息,第二天精力也更加充沛。

但老人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或许是得心应手,但是孩子教育问题方面要欠缺一些,很少老人会在孩子睡前会有互动游戏环节,早上起床穿衣服也多数是由老人代劳,过度的保护难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心理。

2、 和爸妈一起睡

和爸妈一起睡有利于增加亲子关系,而且年轻夫妻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有心得,他们往往更注重于睡前的黄金时段,给孩子朗读诗书、阅读故事等,亲子时段给予宝宝内心增加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和孩子睡尽管理所当然,也有很多实际问题存在,比如:夫妻关系受到影响,再有孩子渐渐长大,萌芽出性别意识后再和父母一起睡就很容易诱发孩子性早熟,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育。

3、 孩子独自睡

成长就是学会独立的过程,孩子独自睡等同于成长迈进了一大步。独自睡的孩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对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和父母分房或者是分床而睡是一个重要的决定,需要给宝宝一个过渡时间,千万别以为“一刀切”可以了事。和父母、长辈分床而睡,对宝宝来说不止是改变他们的睡眠习惯,而是心理情感的戒断。

所以训练孩子独自睡,绝对不能操之过急,最好是逐步训练,从分床开始,让宝宝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陪伴,逐步降低宝宝对分床的恐惧感。有了适应期后,宝宝没有抗拒心,那么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让孩子真正开始独睡。

最后要提醒各位爸妈的是,训练孩子独自睡并不等于情感交流减少,睡前的亲子时光不能因为分床、分房而中断,相反父母可以有意识增加睡前的陪伴时间,让孩子不要误会分床等于被父母、长辈所抛弃的错误想法。

育儿路上无小事,陪伴宝宝睡觉以及宝宝分床年龄都有学问。各位妈妈们,您还记得您家宝宝分床时候发生过的趣味事情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066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