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真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都会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也正因为如此,家长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但是,正是家长的这份"爱"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很多不良的影响。
在父母眼里,都自认为自己是最了解孩子、最爱孩子的人,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了解吗?我想很多家长没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其实每一个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自由自在的、独立的时间与空间。但是在父母一厢情愿的"围"、"追"、"堵"、"截"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缺乏自律,情绪起伏不定,应对挫折和自立的能力较差,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生理需要之外,心理需要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作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大都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却是我们许多家长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但这恰恰是决定孩子将来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根本发现不了孩子的内心需要,所以,他们很难与孩子相处,也更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分对孩子的理解,少一分对孩子的训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
如果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再加上我们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就一定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通常都会说:"你该如何如何"、"你犯了什么错"……,可是事实上,在这同时你或许忽略了孩子正以他们的眼光在看大人,他们也正无声的批评着我们。
例如:晚上十一点多,孩子尚未入睡,而我们却正在看电视,这时我们催促孩子快快上床,他或许会说声"哦"然后乖乖入睡,然而这时在他的内心却藏着未说出的疑惑:"当大人多好,不用早睡,如果我是大人就好了。"如果我们的孩子内心藏着这份疑惑上床,那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就不完全,因为我们让他带着不甘心入睡了。
其实我们仔细思量一下:孩子心里是有这种感受的,而这份不公平也是真的。在小孩的眼中,大人也一样是有瑕疵的,只是他不敢说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人的问题、大人的矛盾,远比孩子多得多。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以身作则,才能正确地指导教育孩子。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理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功,呼吁天下父母要做孩子的大朋友!有时也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给孩子塑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放松地讲出心里所有的喜悦、困惑、恐惧、失望、学习、压力……
同时我们家长还必须清楚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当孩子感觉到你理解他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感受到我们是爱他的。如果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愿,那么,沟通与理解、管教与合作、赞美与批评就都会变得十分容易,教育孩子就会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