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对华为实施的第三波禁令的生效日期为9月15日,几天前,台积电、联发科、美光科技等芯片巨头,先后表示将会在本月的15日前停止对华为的供应。
随着9月15日的临近,如今又有两家芯片企业——来自韩国的三星及SK海力士宣布,将会从禁令生效日起对华为进行断供。
韩国的三星、海力士和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光科技,几乎控制了全球存储芯片的所有市场份额,倘若加上日本的东芝,这四家企业可以说是完全垄断了存储芯片市场。
如果未来东芝也受制于美国禁令,停止对华为的供应,那么华为乃至整个云业务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当下华为真的是“无芯可用”。
据韩国媒体预计,今年和明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分别将只有1.9亿部和0.5亿部左右,这个出货量对华为来说,几乎是断崖式的下跌。
目前华为既失去了台积电供应的7nm代工芯片,也无法再获得联发科以第三方的身份向其提供的芯片,再加上近期先后宣布断供的美光、海力士和三星的存储芯片,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去年5月份起,华为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要求只要是使用了和美国相关联的技术或者设备所生产的芯片,要想出口给华为,必须得先得到美国的许可证。
8月份美国公布第二轮芯片制裁措施,将华为旗下38家下属公司以及涉及了华为云的企业约150家加入管制清单,进一步限制华为的芯片来源,将华为的芯片供应链彻底掐断。
三星、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一直是华为、OPPO、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的重要供应来源,同时,华为也是三星半导体、SK海力士除苹果、三星手机以外最大的客户之一。去年一年华为向三星、海力士购买了超20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品,分别占据这两家企业6%、15%的销售额。
接连失去手机处理器和存储芯片供应的华为,既然已“无芯可用”,库存也仅能坚持到明年,难道之后真的要退出智能手机市场了吗?
事实上,华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先不论其他国家,单是美国便有许多和华为有着重要合作的企业,他们对华为也十分依赖,比如镁光在失去华为的合作后,损失达140亿,市场份额直跌10%。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芯片也出现了库存积压超500亿美元的情况。制裁措施不仅作用于华为乃至整个中国科技企业方面,对制裁发起者也具有一定的伤害。
华为目前在制裁下虽然遇困,但这困境之时暂时的,华为向来不吝在技术储备和人才方面的投资,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相信华为能够突破重围,找出自救的方法。
此外,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和全球的同行相比略显落后,但逆境之下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奋起直追。
尤其在存储芯片领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就是专注研发生产3D NAND存储芯片的国产企业。
半年前长江存储宣布成功研发128层的3D NAND闪存芯片,与三星海力士的技术差距只差一代,未来或许能帮助华为渡过存储芯片的难关。
虽然短期内国内半导体产业仍然困难重重,但重压之下,不难说不会逼出一条强大的国产半导体供应链。
如果没有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蛮横打压,可能国内也不会太重视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打压正是国产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美国打压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是利大于弊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