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价格管制会有效吗?自由市场真的无敌吗?

价格管制会有效吗?自由市场真的无敌吗?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永恒话题。自由市场经济学认为:价格上升是因为市场需求超过了供给,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然后价格回落;价格下降是因为市场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上下降刺激供给减少,然后价格上升。

所以,自由经济学者极端反对价格管制,认为这破坏了市场的供需调节功能,让各种资源得不到最好的优化组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自由经济学者还想出了一个极端情况,他们认为:战时,不应该管制粮食价格,因为粮食价格奇高,可以刺激商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粮食从外国运进来,然后战时国家的可用粮食就多了,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学的伟大胜利。

可我们翻遍历史书,几乎所有的战时国家,其政府无一例外的采取了粮食价格管制政策,即使是号称自由市场经济最为盛行的英美政府,也是如此。

那么为何英美政府做的,和自由经济学者宣称的不一样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经济学者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了,他们所谓的价格主要一切市场供需的机制,至少有两个理想化的条件:①供给和需求都是可以无限量、自由输出的;②供给和需求,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是可以跨空间、跨时间,瞬间完成的,交易成本几乎为零。

但可惜的是,这两个条件,在现实是中往往都不存在,还是以战时粮食价格为例:

第一:自由经济学者认为,只要价格高,粮食就能从外国源源不断的运过来,事实上是,战争之时,全球粮食的供给都是极其有限的,且各国为了保证各自的粮食自给,都会严格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的。

这时候全球的粮食供给是垄断性的,且严格限制,这就打破了粮食无限量,源源不断自由供给的假设前提;历史上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战时本土能够从外国获得的粮食供给非常有限,奇高的粮食价格,不能够改变粮食供给的基本面,反而导致普通人买不起粮食,造成大量的饥荒致死,毕竟像粮食这样的生命必需品,是人的刚需,并不是说:价格高了,我不买就可以了,这样市场需求就会降低,粮食价格就会降下来了。

像战时粮食一样,存在市场供给垄断性、严格限制且是大众刚需的商品,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房屋、教育和医疗。


第二:自由经济学者认为,供给到了,跨空间、跨时间的瞬间运输到消费者面前,交易成本接近为零。

还是以粮食为例,战时国家,即使能够得到外国相当量的粮食供给(事实上不可能),但要把从港口运输到内地小镇,然后均衡分发到消费者手里,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可问题是,粮食价格上涨可以瞬间完成,大众能否在外国粮食到达,冲消当地粮食高价前,不饥荒而亡,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风险问题。战时粮价不管制的结果,只是让大量粮食被云集到沿海港口和一线城市,给上层市民享受,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历史演绎悲剧。

像战时粮食一样,存在跨空间、跨时间的巨额交易成本的商品,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房屋、教育和医疗。

企图依靠房屋、教育和医疗高价,导致供给增加,最后惠及普通大众的,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交易过程。

你可能会问,多漫长?可能真的要漫长到实现共产主义那一天。

所以,对于存在高度的供给垄断性,又是人类刚需的商品,如果只想要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普及普通大众,那么注定只是一个美好想象。

更好的办法是,在这些刚需商品领域,必须要计划、市场并用,供给普通大众的,必须要搞精准供给和价格管制。

#白话经济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121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