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驻土库曼斯坦大使孙炜东在《中亚新闻简讯社》网站和纸媒以俄文和英文双语发表题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署名文章,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全文如下: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同时也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无数中华儿女和亚太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亚洲战场顽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千里之外的欧洲战场,土库曼斯坦等苏联加盟共和国及欧美国家将士英勇无畏,与纳粹德国法西斯分子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属于中土以及所有为和平与正义而战的国家和人民,先烈们的功勋永载史册。
我有幸参加过两次“5·9”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活动。第一次是在1995年,我作为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联络员在俄罗斯出席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庆祝活动,在庄严的胜利广场阅兵式上,深切体会到俄罗斯人民的胜利喜悦和昂扬精神。第二次是今年,我作为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受邀出席土方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隆重的阅兵式表现出土库曼斯坦人民捍卫和平与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和无畏精神。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的重要讲话,以及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福明上将的演讲,让全世界人民深刻了解到土库曼斯坦为二战胜利付出的重大牺牲和做出的历史贡献,对土方奉行和推进积极中立外交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土方组织的“战斗晚餐”别具特色且意义深刻,各国嘉宾使用战争年代的餐具并肩用餐,彼此之间胜利的自豪感和同志式的温暖油然而生。大家坚信世界人民大团结,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在二战时期的亚洲,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入侵中国东北,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占二战中世界人口伤亡总数的一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合计高达6000亿美元。中国人民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队,使得苏联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同时对太平洋战场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方代表签署投降书,正义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此后,中国政府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成就告慰前辈和英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75年,但是局部战争却未停歇,战争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种族主义抬头,全球化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风险与挑战加剧。在这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共同纪念抗日战争和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不仅是为了牢记历史,更是向全世界传达各国人民捍卫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决心。
人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休戚与共。从75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到今天的全球抗疫斗争,面对危机与挑战,各国必须同舟共济,方能共克时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各国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安全、以合作促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珍视和平才能共谋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相信,在中土两国及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必将谱写和平与发展的崭新篇章,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
了解更多中亚资讯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丝路新观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