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你这样很不礼貌”这样的话不要对孩子说了,看看心理学家的解释

“你这样很不礼貌”这样的话不要对孩子说了,看看心理学家的解释

都说穷养、富养不如有教养,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即使不够聪明,学习成绩不够好,走到哪里,也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父母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门落落大方,做事有礼有节,但如果方式不对,效果会适得其反。

昨天,朋友向我求助。

朋友的亲戚带孩子来串门,顺带给朋友家的孩子提了一箱牛奶。进门后,大人与大人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一起玩,朋友家的孩子看到有一箱牛奶,便走过去准备开箱要拿来喝。

朋友觉得孩子当众拆礼物很不礼貌,于是上前去制止,对孩子说:“当众拆别人的礼物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可孩子很想喝,因为平时朋友不让孩子喝饮品类的牛奶,现在看到有了,于是不顾朋友的劝阻,还是用手在旁边摸,朋友觉得很丢面子,于是用手狠狠地打了一下孩子的手。

6岁的孩子被当众打了,立马被激怒了,伸手推了朋友一把后,马上红着眼睛就跑回自己的房间了。

朋友觉得很恼火,明明告诉了孩子这样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呢?

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一件同类事情,前段时间,发现大宝有了一个插嘴的行为,有时是我在讲电话的时候,有时是我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有时是我在跟弟弟解释某些事的时候,刚开始,我对他说:“当妈妈在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你进来插嘴是很不礼貌的,下次不要这样了。”

原本以为孩子会改,结果,孩子不仅没有改,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在他说话时,如果我问了让他不高兴的话,还会用“插嘴”这个词来顶我,真的是气人。

越想让他有礼貌,结果越来越没礼貌,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说孩子不礼貌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这样做的危险是孩子会接受我们的评价,然后把它视为对自己看法的一部分。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礼的,他们就会一直以这种形象生活下去。对于无礼的孩子来说,行为粗鲁是很自然的事情。

都说祸从口出,孩子身上有些问题其实是我们语言表达方式不对而惹的祸。当孩子行为不礼貌的时候,大人该如何帮助孩子修正呢?

不要用粗鲁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想让一个孩子的言行变好,用粗暴的方式去指教肯定是不行的。朋友看到孩子在牛奶面前不走开,觉得丢脸,于是给孩子手上打了一下,其实这样的方式也是很不礼貌的。大人光急急忙忙想制止孩子的行为,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直接用粗鲁的方式来教育,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反而会伤了孩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教养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尊、自制,自尊就是你让别人从内心尊重你,你做出一种行为让别人尊重你。”而父母对孩子施以暴行的时候,就已经在打破孩子的自尊了,孩子的自尊被打破了,如何有好的言行?

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孩子

孩子都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去做事的,当孩子不礼貌的时候,大人不防代替孩子做出礼貌的行为。

如上述孩子当众想拆别人送的东西,大人觉得难为情,孩子难以停止,大人不防直接站起来对亲戚说:“谢谢你送他美味的牛奶,每次都给我们家的孩子带礼物,真的太感谢你了。”

这种方式我们很少用,但却是一种既礼貌又有效的方法,亲戚不会因为孩子拆了他的东西而觉得孩子粗鲁,孩子也从父母的行为当中学习到了,当收到别人的东西时,就应该当面道谢。

用正面的语言来回应孩子

当孩子一次次插嘴打断别人的话的时候,如果我们生气地对孩子说:“打断别人谈话是很没礼貌的。”对孩子来说,要做到更正并不可能。我们应该换成另外一种方式对孩子说:“我希望能把话讲完。”

这样简短又有礼貌的语句,对孩子来说,听起来既舒心,又不会伤害到他,孩子也能明白和接受。

“生活中的美好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还是需要我们用爱心、包容、智慧来帮助和指导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903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