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生存手段,恪守中立的同时,悄悄建起特别的集中营?
引言:
熟悉瑞士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个国家是恪守中立的一个国家。纵使各国在欧洲大陆打的再热闹,瑞士人都对于这些事情不闻不问,只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由于他们中立的立场,也使得他们得以在夹缝当中免遭战火袭击。这是非常难得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小国都有自主选择命运的权力。
当然瑞士的发达也非常让人羡慕,他们被称之为世界最稳定的经济体,并且是许多投资者的理想避税天堂。在这里,你永远不需要担心资金的风险。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友善的国家,却曾经在二战做过一件让人感到不齿的事情。他们在德国人占领的欧洲大陆之中,打着永久中立的幌子,却建立起一个特别的集中营。
一、 中立国瑞士 并非是人人可欺的小国
单从国土面积上来看,或许很多人认为瑞士只是一个小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斗力。但是这个说法,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瑞士并非是人人可欺的小国,恪守中立的同时,他们并非没有战斗的能力。只是对于大部分的瑞士人来说,作战只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手段,而不是靠着这个来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
瑞士士兵在边境线上
比利时人曾经也宣称过自己是中立国,并且还签订条约让大国认同。结果很残酷,他们独特的地形造就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后德国人在1914年轻松占领此地。二战的时候,纳粹德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能够迅速实现欧洲霸权,对于那些宣称中立的国家,一边假意尊崇对方的政策,一边派出突击部队迅速占领。
在战争面前,要做到恪守中立这一点并不容易。瑞士人早已经看清楚德国人的真面目,吉桑将军为瑞士做出一套完备的防御计划,用“国家要塞”拱卫瑞士领土的绝对完整。最后瑞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成为一个全民皆兵的武装强国。只需要几个小时,瑞士人便马上可以身披军装走上战场。截止到1939年,瑞士已经拥有50万军人(总人口400万人)
二、 冷杉计划的流产 瑞士人的极端中立
在法国彻底宣告沦陷之后,德国又将目标对准瑞士,蓄意准备对其发起“冷杉计划”。但是瑞士本身早已做好准备,除去上述我们谈到的一些准备事项之外,还有更为严密的一些计划。他们准备将自己的低地地区全部放弃,让国民迁移到阿尔卑斯山之上,用游击战的方式对抗德国人的进攻。
这项计划十分严密,瑞士甚至规划出将山区的出入口、隧道、桥梁炸毁。希特勒最终决定放弃“冷杉计划”,因为在他看来和瑞士继续拖延时间,在这里树立一个不稳定的炸弹,倒不如放任其奉行中立主义继续生存下去。但是瑞士人并不这样认为,为了保持绝对的中立,他们要求同盟国、轴心国的飞机不得进入瑞士领空,只要一旦飞入瑞士人的领空,便会毅然决然的将其击毁。
瑞士士兵正在阿尔卑斯山脉巡逻
在整个法国作战时间当中,瑞士先后击落德国11架飞机。最后在德国外交压力的逼迫之下,他们不得不放弃这样直接击落的方式,转而是用飞机逼停机场的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盟军一共穿越6304次瑞士领空。瑞士对于他们的这些飞机,都按照国际公约将所有飞机和成员扣留下来。
三、 盟军的逃跑不断 引得瑞士用极端手段管理
按照国际惯例来说,这些飞行员进入到中立国之后,都只能一直被扣留在战争结束之后释放。瑞士人一开始,还是十分友好的将其尽数安置在阿尔卑斯旅馆。在1944年10月之前,共计有39670名交战国成员被扣押在瑞士。其中盟军士兵的人数,最多达到两万人之多(10082名波兰人、2643名美国人、1121名英国人、822名苏联人)
虽然是扣押,但是还是有许多人选择逃跑。毕竟国家在危亡之际,没有人愿意继续留在中立国篝火。特别是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逃亡的士兵人数非常多。但是逃亡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功离开瑞士。这些未能成功的逃亡者,便纷纷被瑞士抓入惩戒营,用强制手段逼迫他们留下来。
驱赶战俘前往惩戒营的路上
在当时的瑞士,总计共有3个惩戒营。其中关押的罪犯,来自同盟国、轴心国的士兵居多。他们大多是因为逃脱事件被关押至此,而两大阵营对于瑞士这种无需审判关押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毕竟瑞士的位置十分特殊,没有人会选择轻易去招惹这个全员皆兵的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WAUWILERMOOS,这里的关押人数、民族是三个惩戒营中最多的。
四、 恐怖的集中营 盟军士兵的噩梦
这个集中营的恐怖程度,实际上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这点上丹尼尔·卡勒中士最有体会,他因为一次执行任务误入瑞士领空,结果直接领教瑞士集中营的恐怖。原本他在瑞士指定的拘留地生活,但是却和另外两位士兵密谋协商逃跑。结果因为自己中途误食野果,只能远路返回拘留的安德尔博登。
瑞士惩戒营内部的环境 异常艰苦
瑞士在他休养十天之后,迅速将其转运到WAUWILERMOOS集中营。这里曾经是一片湖区,却在19世纪中期将湖水抽干,建造起一块特别的泥地集中营。营地占地面积高达4公顷,并且区域内部有多达25个营房,最多能够关押550名囚犯。由于采用的是木房结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房间内部冬冷夏热非常的难受。
并且这里的床,实际上只是一些铺着稻草的木板。瑞士人把这里的环境设置的非常严苛,并且房间内只有一个微弱的柴炉进行供暖。每天的口粮非常稀少,只是一些稀水、黑面包、土豆片维持果腹。并且这里没有可供洗澡的地方,水资源极度的缺乏,茅房更是让人惨不忍睹。如果说生活的一些问题尚可解决,那惨无人道的管理方式,简直让所有士兵都无法忍受。
五、 亲纳粹的瑞士军官 实行惨无人道的管理方式
毕竟对于士兵们来说,饥饿、寒冷都是可以忍受的。唯独对于这些人的残忍管理方式,这是他们断然无法接受的。在1941-1945年中,瑞士军官安德烈·贝甘实际担任WAUWILERMOOS管理者,贝甘本人是瑞士法西斯政党“国家联盟”的成员,在大型的政治集会上经常穿着纳粹党军服,也还因为这样的做法被瑞士当局逮捕过。
在贝甘成为集中营的管理者后,要求对美国士兵实行惨无人道的管理方式。他认为这些娇生惯养的美国人,原本在军队当中已经被彻底的宠坏,要求用严苛的手段让他们重新找到军人的自信。丹尼尔·卡勒,这个年轻的美国中士在这里遭遇一生的耻辱。他被同房间的东欧囚犯侵犯,这成为他一生难以忘怀的耻辱。
安德烈·贝甘 惨无人道的纳粹主义军官
而贝甘对于这些消息并不感兴趣,只是继续将他放置在房间内,看着他继续遭受惨无人道的羞辱。除去美国士兵之外,贝甘对于苏联囚犯同样如此。瑞士当地媒体曾经在1944年1月7日,向全国讲述贝甘没觉人性的行为。对于重病的的杜勃罗留波夫,贝甘毅然决然的对他施以重罚,并且任由军犬撕咬他的衣服。
并且为了让这些士兵甘于工作,贝甘实行严苛的食物分配制度。只有工作的人,才会得到几块吃剩下的土豆片。盟军士兵态度非常坚定,对于这些措施选择用静坐抗议。但是贝甘告诉这些骄傲的士兵,如果他们不愿意工作,那他只会在第23天请医生为他们治病(人不吃不喝的生存极限在24天)
虽然美国曾经一再对这些行为表示过抗议,但是瑞士当局和红十字会总部宣称,他们在这里只是按照“铁一样的纪律”履行士兵的天职。这些听上去荒唐的行为,让美国人恼羞成怒,选择用“航空偏差”对瑞士实行战略性轰炸。虽然这遭到瑞士政府的抨击,但是确实帮助集中营的80名美国囚犯逃离集中营。在1944年11月,瑞士方面同意以假释的形式释放他们。
但是即便是离开战俘营,这些美国人身上已经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丹尼尔·卡勒被检查出患有结核病,只能在医院暂时进行一些应急救助手段。在美国军事专员的帮助下,这些战俘最后穿过瑞、法边境线,逃离出地狱一样的国度瑞士。虽然贝甘在1945年9月5日被撤职、拘捕,并且还判处42个月的监禁。但是很奇怪的一点,这些判罚都是来自于瑞士本国,盟军并没有在战后追责贝甘。
结语:
盟军的不作为,使得这些战俘的地位一直非常模糊。盟军始终拒绝承认中立国被监禁的他们,认为他们完全不属于所谓的战俘。经过这些美国士兵后人的努力,以及卡勒在战后写下的回忆录,最后才促成瑞士方面道歉(1995年瑞士联邦主席道歉卡勒)、美国授予150多名士兵战俘勋章。但是伤痛已经造成,对于中立国瑞士来说,他们这个混乱不堪的战俘营,已经成为他们在二战史上永久的污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