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请体谅孩子这3种不完美,接纳孩子的全部,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

请体谅孩子这3种不完美,接纳孩子的全部,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

文丨赵松珍聊育儿 (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为什么他就是不能再认真一点!为什么他就是不能把字写得好一些?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朋友边说边哭。

今天闺蜜打了一个电话,哭诉孩子学习上的不足,可无非就是孩子字写得不够端正、数学因为粗心扣了一分、语文没有拿满分,一旁听着的人其实心中有些无奈。毕竟孩子才四年级,语数英三科基本97分以上,可是朋友还是会从中挑出孩子的毛病。

今天孩子也忍受不了了,竟然逃学,朋友才打电话哭诉。这何尝不是朋友自己造成的呢?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高生怕孩子松懈,但是这样的要求虽好,却又像一把时刻悬在孩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孩子整日惶恐不安。长此以往,原本乖顺的孩子都会被逼叛逆。

一、为什么家长会出现这样的心态?

1、孩子表现出天赋

家长是和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总能看到孩子的优势。当看到孩子所展现出来的优点时,他们会让孩子进一步去发展这个优势,甚至是强迫孩子不断地去练习,让孩子能够以此出人头地。这时,不论孩子还是家长,压力都非常的大。

2、孩子的缺点明显

“人无完人”,当孩子展现优点时,他的缺点也会体现出来。而这时父母会很难接受,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过更好的孩子了,所以更加希望孩子不能变回以前那样,对孩子要求极高。这时问题也就产生了。

3、家长将自己的希望加注在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时候,其实会经常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寄希望于孩子达成他们以前没有做到的事。这时,孩子会被强迫去上各种培训班,会被要求学会某个技能。这种不是发自本心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

二、孩子的不完美表现在哪里?

1、学习方面

高中且有文理分科,更不说每个人原本就有擅长的科目和不擅长的科目,孩子有薄弱科目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就是用无数的补习班、无数的习题来提升孩子的成绩。这时,如果家长还继续唠叨,无疑是直接让剑掉落,压垮孩子。而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只是字不好看,或者是笔记不够端正,并没有十分严重的成绩问题。

2、人际方面

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性格。能够成为人人喜欢的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也很辛苦。如果孩子比较内向,不爱交那么多朋友,可以让他自己选择。如果孩子在和人相处方面出现了问题,就更加是非常普通且常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家长只要安抚好孩子即可。

3、生活方面

孩子不爱做家务,孩子洗衣服洗碗总是十分粗糙......这些问题也会是孩子不完美的表现。但是,家长要知道做家务是一个长久形成的习惯,是需要生活中慢慢培养的。家长可以鼓励加引导,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不要怒吼和唠叨。

三、家长应该怎么接纳孩子?

1、不要抱着“完美”的心态

人无完人,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过严格,在看到孩子的缺点时,也要懂得包容。当家长只能看到孩子缺点时,他便只剩缺点了,而这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

2、接纳、包容孩子的改变

有些孩子可能小时候和长大后会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家长要明白这是为什么?帮孩子找出原因,而不是一昧地责怪孩子。孩子有了引导,才知道怎么去做,才能更好地成长。

3、给孩子呼吸的空间

家长不需要时时刻刻对孩子步步紧逼,有张有弛地生活才能够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去长大。才能够在压力巨大时,拥有一条退路。家长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某句话、某个行动变成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适当的放松,对孩子、对家长都有好处。

​重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就一昧地要求孩子去苦练技能,去刷题提高成绩。其实,这些爸妈的要求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家长没有和孩子沟通好就直接安排,对孩子来说,生活的每一刻,都是一座压向他的大山。

总结

孩子对父母总有原始的本能,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努力达成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但是也希望家长也体谅孩子,让孩子多一些呼吸的空间,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有松有驰的生活。


共享育儿心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27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