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里,国际金价不断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7月27日,成功突破2011年9月的高点1921美元/盎司;8月4日,首次突破2000美元/盎司;8月7日,一度触及历史高点2075.1美元/盎司。随后,行情急转直下,8月12日,跌破1900美元/盎司。
对此投资者们怎么想?疯涨后的暴跌,是行情的结束,还是上车的机会?是选择套现离场,还是加大投资的筹码?为了搞清这些问题,咱们一起来扒一扒国际金价的涨跌逻辑和后续走势。
为什么黄金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这么大幅度的波动?
要说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来看看黄金定价的逻辑。
从历史上看,黄金价格的变动,离不开全球货币体系的变更。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变更,黄金的定价逻辑也随之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在金本位制阶段,各国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货币的价值取决于所含黄金的重量。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黄金就是货币,没有什么价格不价格的。
金本位制的优点是,各国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长期来看也可以促进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稳定。但是,短期内,货币总量会随着黄金开采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短期内的开采量上升,那么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而如果经济增速过快,黄金又会出现短缺,从而导致通货紧缩。
也就是说,金本位制时期,虽然长期看物价相对稳定,但短期内各国会频繁的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从这一角度来看,金本位制的瓦解是迟早的事情,黄金也不能一直只是货币。
二战后,金本位制被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取代,形成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黄金价格固定在35美元/盎司。这一阶段,黄金还是货币,但是他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已经被美元所取代。这期间虽出现过多次美元危机,黄金价格也出现上涨,但金价的变动是人为调整,而非自由波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各国要进行国际贸易,就需要用美元进行结算,美元必定会大量的流出美国,并在其他国家沉淀。这样一来,美国就要不断的提供美元,而黄金的开采是都有限度的,也就是说,美国的黄金储备量无法支撑美元的持续流出。要么停止美元流出,其他要么黄金相对美元的价格上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必将发生改变,美元与黄金脱钩也成为必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从此各国货币彻底与黄金脱钩,浮动利率合法化,形成了信用货币制度,并沿用至今。从那之后,各国的货币价值不再与黄金相关,黄金的价格也不再是被人为设定。黄金与其他商品、资产一样,价格会受到经济、供需等因素的影响。黄金开始同时具备货币、商品和金融三重属性。
- 从货币属性看,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货币的替代品。各国货币说白了就是一张纸,其价值的背后是国家信用的背书。当国家信用遭遇危机时,货币相对黄金的价格就会下降。目前国际上黄金以美元计价,当美元走弱时,无论是从黄金对美元的替代性角度,还是从美元的计价角度来看,黄金价格都会上涨。
- 从商品属性看,黄金的价格会受到供需关系和通胀因素的影响。金价受供需关系影响最为经典的案例是,2013年华尔街企图通过做空打压金价时,中国大妈大量从金店买入黄金,凭一己之力从需求端阻止了金价的下跌。
- 从金融属性看,黄金的价格会受到其他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当经济、政治危机来临时,对投资者来说,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当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时,黄金的保值功能会进一步凸显。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金价的飙升。
说了这么多,那黄金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可以不可以现在入场呢?
基于黄金的定价逻辑,不难发现这一波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逻辑。
第一,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重创,资金的避险保值需求增加。虽说国债和黄金都具有避险功能,正常情况下,黄金本身不会产生收益,而投资国债会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国债收益率与利率挂钩,疫情期间随着各国央行持续的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各国国债的收益率都在不断下降,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甚至降至负值。这种情况下,黄金自然成为了投资者追求资产安全的首选。
第二,美元信用的下降,使得黄金的储备需求增加。美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的不断加码,各国对美国国债的持续减持,以及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法国、印度等国在交易中美元使用的减少等因素,都推动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逐渐衰退。从储备功能上看,黄金是美元的最佳替代品。同时,美元的持续走弱,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相对的会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第三,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增加了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从而放大了投资黄金的避险保值需求。
那么金价是否会继续上涨,就要看,上述三个逻辑是否可以继续成立。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第一,从疫情的控制上看,除了中国严格实行管控外,其他国家都只能更多的寄希望于疫苗的研发。俄罗斯疫苗进入人体实验的消息,让人看到了疫情被控制的希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悲观情绪。但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伤害,并不会随着疫情的控制,立刻消失。
第二,美国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或许会随着疫情的控制,而进行调整,但美元国际地位的衰退,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扭转的问题。
第三,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中美关系的利好因素,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大概率会更加常态化,黄金的避险需求也将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造成这一波金价上涨的三个逻辑虽然都存在不确定性,但短期内趋势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仍会呈现上涨趋势。
至于可以不可以进场。首先,没人可以准确预测金价什么时候达到低点,如果是抱着抄底或者短期投机获利的预期,就可以洗洗睡了。如果是以长期持有和避险为目的,也要明确黄金本身不产生价值,更多的是基于某些逻辑的价格上涨。当外部形势满足上涨逻辑,且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呈现溢价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配置需求,买入黄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