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邢秋鸿
[懂车帝原创 行业] 8月24日,百度Apollo获批北京市自动驾驶第二阶段载人测试通知书。这意味着,在经过半年多的小范围载人测试之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队进入下一阶段——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载人应用示范。
2019年12月,百度Apollo取得由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颁发的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载人测试许可40张,成为国内首批获准在北京展开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的企业。截至目前,Apollo自动驾驶车队在京完成了超过51.9万公里的道路测试。
据了解,百度Apollo将在亦庄、海淀、顺义等多个区域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普通用户可以通过Apollo官网申请自动驾驶试乘体验,此前,百度已经在长沙、沧州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北京是第三站,接下来还将在重庆、阳泉等地逐步开展。
这种自动驾驶服务的小规模落地,既可以为技术优化提供基础,又能慢慢让人们积累信任。对于自动驾驶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进入2020年,可以看到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已经不仅局限于实验阶段,不论政策还是技术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年初,国家便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同时还提出要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政策松绑,使得自动驾驶的竞赛更为激烈。
前不久,由滴滴牵头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要求》已经立项,这意味着,包括滴滴、百度、博世、北汽、腾讯、初速度等国内企业、相关监管部门、专家及政策研究机构等已经开始对自动驾驶运营规则的讨论。
7月30日,百度与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供应商伟创力共同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CU(Apollo Computing Unit)量产版产品,这也是首个量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虽然目前的共识是,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通用复杂路况的普及依然任重道远,但任一项技术的崛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动驾驶的不足,也要乐观地看待自动驾驶的未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