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买保险一定要知道的两个真相

买保险一定要知道的两个真相

保险的定义就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款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就是对风险的保障,不能规避风险的发生,不能防止人不生病、不发生意外,买保险就是为了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有能力应对风险。

保险种类很多,主要有财产险和人身险两大类,人身险又分寿险、健康险、意外险……;按时间来分有终身保险、定期保险和短期保险。总之保险的种类繁多,功能也不一样,适合购买的人群也不一样,在这就不赘述了。下面就说说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两个真相。

1.保险公司招聘销售员实质上就是在招揽客户。

如果有保险公司正在招聘新职员,又刚好被你看到了,而此时你正好处在失业的情况下,可能你想会蠢蠢欲试。但是在你想尝试之前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不是做销售的材料;

2.我是不是有很好的人脉;

3.保险是不是我喜欢的行业。

如果以上三点之中有一点你都不通过的话,还是要慎重的考虑了,我见过为了做保险而辞去待遇优厚的公务员职位的人,我并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也许将来他们真的可以在保险行业做出不朽的成绩,至于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保险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平台的游戏规则只能是由它的运作系统来决定,这个系统设计的薪酬制度是没有保低薪酬,收入的多少只能靠自己的业绩来换取,所以不符合业绩要求的销售员就很快被淘汰。你想想一个普通人哪里有那么多的人来帮自己买保险,保险又不是青菜猪肉,说买就买的,而且价格不菲。那怎么办?为了业绩达标也就只能从亲戚朋友那里来获得客户(一般的人买保险都是在熟人那里买的,因为对保险不熟悉,同时又有保险这方面的需要,也是出于对熟人的信任),当然了他们本人也免不了也会买或者是帮自己的家人买,我见过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业绩达标给自己或者家人买了一大堆并不适合自己的保险,还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我想这是何苦呢。

能够真正在保险销售之路走下去的人少之又少,除非他能够带领一个团队,继续招兵买马扩展新职员,新职员又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新客户。从这样的流程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在招聘销售人员的同时是不是也是在招揽客户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也许就是保险行业的规则吧。所以,如其说保险公司表面上是在增员,不如说是通过增员来招揽客户。

2.其实最适合普通人买的是短期的、消费型的保险,而非长期的、储蓄型(返还型)或者是红利型的险种。

一般的保险销售员给你推荐的是储蓄型(返还型)或者是红利型的险种,很少推荐消费型的,为什么呢?因为储蓄型(返还型)和红利型的销售提成高啊,而且保险公司在培训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储蓄型的在可以获得保障的同时又具有储蓄功能,到老了也可以领一笔养老金啊;红利型的既可以获得保障也兼顾了投资的功能,一举两得啊。

但是仔细想想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也我上了一个保险课程后才知道了的),保险是用来做保障的,防范在风险发生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如果是储蓄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存到银行而偏偏放到保险公司呢,而且还是没有利息的,如果是看重投资收益的话为什么不直接买股票或者是基金,这样收益会比放保险公司要高出一大截。

同样保额的保险,储蓄型和红利型的保险比消费型的保险所缴的保费要高出很多,就拿某家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也就是重疾险)来说,某某女,20岁,买100万储蓄型大病保险的话年缴18000元左右,而如果买100万的消费型大病险的话年缴300元左右,而且两款保障的疾病种类也差不多,看看,这可是60倍的差距啊。我们来举个例子就知道两者的优劣了,比如有两个人分别买了以上的两个保险,保额都是100万,但是她们两个在缴了五年的保费之后,也都得了保险合同条款上规定的疾病,按照合同上的约定,他们两个都同时获得了100万的赔付金,现在来算算她们所交的保费是多少,一个是90000元,一个是1500元;我们又来算算如果她们一辈子都没有生病的情况下,一个年交18000元,合同要求要缴30年,保终生,也就是总共要交240000元,但是这240000元到了70岁如果不想续保的话保险公司也有240000万元可以退给她,同时保险合同效力就此终止。另一位就是一年一缴,可以连续缴,如果缴30年的话也就是9000元,但这笔钱是不能返还。如果是前一种情况的话,储蓄型的要比消费型的多缴了75000元,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的话,哪种比较好就见仁见智了。

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买了保险,到了出险理赔时保险公司就说这不能赔那也不能赔的,所以就很恼火:为什么当时买保险的时候没说清楚呢?所以不要以为你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赔付给你,这得看你买的是什么险种,符不符合保险合同条款的约定。

所以买保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状况来买,同时也要对保险合同的条款了解清楚,弄明白保险的保障范围,这样才会避免掉入保险的坑。我个人认为最好是买消费型的险种,保费低保额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70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