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如何与逆反期孩子有效沟通?

如何与逆反期孩子有效沟通?

版权说明:本文根据蒋建荣老师《好家长必修课堂》微课内容整理。


我们的宝贝从小就很乖,很多事情都听家长的话,甚至走路也要牵着爸妈的衣角。慢慢的他长大了,突然有一天你发现:我的孩子变了,他不再什么事情都问我,也不再什么事情都跟我分享了。我稍多说几句,他就会烦,我再也看不透他了……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这种情况都会非常焦虑,好像孩子对我无话不说我才能了解他、才能保护好他,才能带领他走向更好的人生。因为焦虑,所以更加严密地看护,孩子也越想逃离。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亲子矛盾也因此而完全爆发。

最近,一位朋友带着她上初三的孩子来找我。因为爸爸常年出差,所以这个孩子一直在妈妈的管教和陪伴下长大。妈妈在学习和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使这个孩子十分依赖她。这位妈妈的焦虑来自于发现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乖了。以前交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完成,现在只做他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就直接反抗,对妈妈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无话不谈的亲密。

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词:“高冷”,这个阶段的孩子高傲冷漠,所体现出的种种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逆反。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青春逆反最大的特点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望独立、渴望受到尊重,但实际上因为他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尚浅,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这种矛盾正是家长们所担心的。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很“自恋”。孩子小时候都很愿意听从家长对他的教导,但是逆反期的孩子却喜欢自己做决定,觉得自己是无比正确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向同伴学习,用“我们同学都这样”来反驳。那么,面对这一时期多变、敏感、渴望独立、渴望得到尊重的孩子,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这个话题。


这让我想起曾经我一个学生的孩子。

有一天,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她说孩子正在上初中,经常被请家长,这一点让她非常苦恼。最近一次因为孩子在学校打架,把同学按在课桌上,打老师都拉不开,所以请家长好好管教一下。夫妻俩回家跟孩子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理由,根本听不进去爸爸妈妈的批评和建议。

之后,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当跟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家长跟孩子沟通之前的心理准备,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在跟孩子沟通之前,因为对孩子某些行为担心和评判,所以都抱着批评、焦虑、愤怒、和指责等负性情绪,那孩子自然会站在对立的方向上对抗。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只要别人否定他,他一定会找一个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即使错了也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双方矛盾点所在。


后来我见到了这个孩子,我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对话,而是以家长的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去和孩子聊一聊。那天他刚放学,我们一起去吃饭,在出他家门的时候我就喊他:“小猪猪,我们去吃饭吧!”他很开心的跟着我们走。

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聊,开始并没有问他最近打架了吗?只是问最近怎么样?因为我只把他跟同学打架这件事情看成是他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而已,并没有用对错来评判他。他自己心虚,回答说最近不太好,还被请家长……在我的问询下,他告诉我打架是因为同学喊他外号。我明白了这个孩子是很有自尊的,同学喊外号,他觉得不好,所以才去打同学。


“但我刚才喊你小猪猪,也是外号,你怎么不打我呢?”

“那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呢?”

“因为那个人所有的同学都不喜欢他……”

“那你喜欢的朋友有没有叫你外号的?”

“有啊”

“那你会不会打他们?”

“我不会啊”


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并没有做任何评判,因为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善良的,抛开偏见去激发孩子正向的能量,之后再去处理他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有益处,所以我和他讨论了另外一个问题。


“宝贝,我想了想那个孩子为什么喊你外号,你是不是人际关系很好呀?”

“对呀,我有很多好朋友。”

“你的朋友们经常喊你外号,你是不是依然对他们很好?”

“嗯,对呀”

“那个同学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理他?”

“是,大家都不喜欢他。”

“我猜想一下,如果我是那个同学,我喊你外号是因为你朋友都喊你外号,你很开心,对他们也很好。我也想成为你的朋友,或许我试着喊一下你的外号就能成为你朋友了,所以我就喊了一下。可是,没想到我被你打了一顿,而且打的还挺惨,老师都拉不开。”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个孩子两眼望着我,他说真的吗?

因为我没有跟那个被打的孩子聊过,所以我也不知道真假,但我想也只能从这个方向去考虑了。孩子喊外号可能只是淘气,但淘气背后一定有动机,我们往往只看到淘气而忘记动机,那也许就是孩子的一个社交渴望,想跟同伴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但是真的找不到方法。

我回答说:“宝贝,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这一种可能,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他想了想说,“可能你说的对,我觉得他也挺可怜的。”“那你要不要对他好一点啊?”他说:“要”。这一刻,我发现了这个孩子身上善良和有爱的特质,之后,他也再没有因为打架而被请过家长。

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最终还是要转到打架事情本身上,要让孩子看到打架这种行为是违反学校规定的,他会看到做错的部分。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发现,家长在跟孩子沟通之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就要知道我们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欢迎,但孩子有自己的成长方式,这中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但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偏差,都是正常的。现在他只是在自己人生功课处理过程中遇到了挑战,此刻遇到的事情用以往的经验不能处理好而已。我们家长能支持他,这是帮助他成长的机会!

第二,跟孩子深入沟通。要相信他很重要,特别是青春期孩子,信任和倾听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尽量避免无效沟通,不要先有一个预设:你错了,我是来批评教育你的。你会发现越批评,孩子越反抗。当家长用对立和不信任的态度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已经站到对立面,无论再讲什么,都一定是挡回来的。

第三,要完全信任孩子,保护他的优秀特质,规范他的行为。以打架孩子为例,我们抛开打人事件的对错,发现孩子是很勇敢地处理这件事情,只是他的勇敢用错了方向。家长首先要保护孩子的尊严和自尊心,再去引领他修正和规范行为,让他坚守底线和规则,同时也不要扼杀了他的这份勇敢。

第四,要开发孩子的价值、扩大他的格局。在孩子逆反阶段,他身上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建议家长“少说教多听”,用发问的方式引发孩子说出心中所想和平时所做的事情。这样他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也会非常珍惜与父母之间的友谊。一个非常自由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只要守好底线,将来他一定是一个勇敢自信、有良好人际关系、有创造力的人。


我也祝愿各位家长跟孩子沟通的过程是非常愉快的,能真心看到和欣赏孩子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不要心急,守护好这个生命,相信他一天一天在成长,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蒋建荣,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心悦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60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