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自己作的孽总是要还的,拼多多股价暴跌13.52%

自己作的孽总是要还的,拼多多股价暴跌13.52%

昨日,拼多多发布第二季度财报,随后股价大跌13.52%,市值蒸发超过千亿。创下拼多多上市以来最大跌幅,同时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为数不多的单日暴跌超过10%的记录之一。

表面上看,拼多多财报数据写的都是增长,形势一片大好,为何投资者的反应却极端负面呢?其根源就在于,拼多多这些年一以贯之的商业模式就是烧钱——烧钱促增长,增长换投资,一轮轮加码。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需要不断有新的资金注入。一旦增速放缓,无法继续加码,就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走上乐视一样的不归路。

拼多多财报中的一个关键数据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拼多多二季度GMV为1268.7亿元,同比仅增48%,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这无疑是最大的暴雷。在一季度疫情严重影响整体行业的情况下,拼多多的GMV增长了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到二季度疫情缓解,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整个行业都增长很好的情况下,拼多多增速却大幅下降,这不得不令人大跌眼镜。

事出反常必有妖,出现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与拼多多一季度财报注水被大量机构和股民质疑有很大的关系。拼多多一季度财报公布后,高达99%的GMV增长引发了股价大涨。但随后,细心的投资者发现,拼多多的数据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一季度全国快递包裹数据严重不符。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拼多多不可能发送这么多的包裹以支撑其GMV数据。

在多方质疑之下,拼多多不得不承认,其GMV数据中包含了取消订单,并且这些取消订单出现了“显著增加”。根据一些股民的计算分析,对比实际的包裹数,拼多多GMV有可能被虚增一倍左右。拼多多没有解释取消订单在所有订单中的占比,也没有公布这些取消订单是真的有用户下了单又取消,还是凭空出现。但诡异的数据不能不令人产生怀疑。

在已经备受质疑的情况下,拼多多要在二季度财报中继续加大GMV注水力度就存在很大的困难。继续扩大注水规模吧,明显与包裹数量等公开数据不符,很可能导致相关人员承担法律责任;不扩大注水规模吧,又会出现GMV增速下降数据不好看,后续的融资将变得困难的情况。

在这样的两难局面下,拼多多二季度财报公布了48%的GMV增长,算是一个不得已的折中。GMV增长率创下历史新低,使得拼多多股价应声暴跌。我们只能感慨,一季度灌的水,二季度兜不住了,自己做的孽总是要还的

拼多多善于玩弄数字游戏,最典型的是“百亿补贴”。618期间,拼多号称“18天、100亿、10000款商品”。这种写法拼命“暗示”我们,单单618拼多多就补贴了用户100亿元。实际上,拼多多第二季度营销费用总额为91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广告等市场推广费用。用于补贴的,可能只是这91亿元中的零头。看看拼多多用10万元5辆车碰瓷特斯拉的故事就知道,拼多多是多么善于做文字游戏。

异曲同工,拼多多公布财报的方式也极富“技巧”。在媒体发布的拼多多官方长图简报中,充斥着靓丽的数据。如果你是一个股民,多半会被这些包装后的数据所误导,继续买买买。但如果你去搜一搜拼多多的原始财务报表,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在拼多多财报中,总现金490亿元,看着还不错。但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42亿元,创下历史新低,而短期投资则增长到44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39亿元,是今年的6倍,短期投资为79亿元,只有今年的五分之一。我们都知道,一家企业的资金分配,一般都有一定的连续性,不会轻易做出剧烈改变。是什么让拼多多在最近几个季度,连续加大短期投资,让可以直接使用的现金,变得仅够公司一两周的日常费用支出呢。这样做,应该是有非常大的财务风险的。

一般认为,短期投资是指那些能快速变现的投资,包括公开市场上的债券、基金和股票等。理性的短期投资并没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会计报表上也通常将其视同为现金。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有的公司投资了黄金,结果事后发现黄金全是假的;有的公司买入股票出现了巨额亏损;更有甚者,有人通过层层委托,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拉高自己公司的股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拼多多能详细解释短期投资突然大幅增加的原因,以及投资的详情。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数据——流动负债特殊项目,从去年同期的254亿,增加到今年的460亿。我们估计,这很可能是商户的结算款和押金。这笔巨款,其安全性如何,有没有可能被挪着他用,有没有偿付风险,也希望拼多多解释一下。毕竟,之前曾经发生过,声称绝对不会挪用用户押金的OFO小黄车,最后有上千万的用户没能拿回自己的押金。


从拼多多的利润表可以看出,拼多多2020年上半年营业亏损达63.5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36.1亿元又增长了近一倍,只看第二季度,也新增营业亏损18亿元。拼多多简报中避开这样的事实不说,却声称“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拼多多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724万元,亏损“大幅收窄”,属于明显的误导。

拼多多的现金流量表也有点意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亿元,由于拼多多长期亏损,这个现金应该来源于商户的押金和结算款。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亿元,拼多多又融入了近百万的新资金,这也是拼多多能持续烧钱的原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这个负数有两种可能,一是投资亏损,二是追加了投资,一个不断融资的公司,同时也在追加投资,不是很容易看懂。

总之,看完拼多多的财报。一个正常人总是会产生许多困惑和不解。再联想到拼多多长期没有CFO,上一任CFO只干了不到10个月。与其说拼多多招聘不到CFO,不如说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毕竟,能做到CFO级别的都是聪明人,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赚点工资,就甘冒身陷囹圄的风险呢?

CFO长期缺位,很有可能导致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还辞去了CEO职务,名下持股份额也大幅减少。这一系列神操作都让人不解,以后拼多多万一出了事,都是新任CEO的责任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48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