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这4类孩子表面上“聪明”,但长大后却难有大出息,家长别瞎鼓励

这4类孩子表面上“聪明”,但长大后却难有大出息,家长别瞎鼓励

有些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但是长大后的发展却不怎么成功;而有的孩子从小略显愚钝,长大后却成了优质人才。

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些小孩子看起来非常聪明,实则是假聪明。

案例:

小明今年上初中了。新开学,老师要求竞选班长。小明为了当上班长,从妈妈的钱包里偷偷拿了100块钱,给全班的孩子一人买了一只雪糕。最终,小明成功当上了班长。

小明妈妈知道后,非常高兴,并奖励给了小明200块钱。小明就把他私自拿了100块钱的事告诉了妈妈。但是,妈妈非但没有责怪他,还表扬了小明。

很多年过去了,小明进入了单位上班。一次单位竞选领导,小明又用同样的方法拉拢人,结果被大领导知道后遭到解雇。

可是,小明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觉得自己运气差了些。

分析:

像小明这种孩子,小时候看起来比较聪明、成熟,但是,这种行为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如果家长不明事理还鼓励他,就更让孩子的意识出现模糊混乱,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走弯路,没有出息。

这四种孩子,多半是假聪明,爸妈别瞎鼓励

1、马屁精,擅长溜须拍马

有些孩子从小嘴巴很甜,为了哄爸爸妈妈开心,往往是喜欢溜须拍马。因为家长被孩子哄的很开心,所以,往往这类孩子是有求必应。即使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孩子的哄骗下,家长也往往会让步。

举个例子,孩子想要买名牌鞋子或者是买一些比较贵的玩具。如果家长不同意,这些孩子就会用哭闹来逼迫家长。家长妥协后,反而孩子就会变本加厉,提出更多的无理要求。

这类孩子看似脑子很聪明,但是性格比较自私。同时,这类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想法,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所以,当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就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发展之路也不会顺利。

2、爱占便宜的孩子

有些孩子看起来比较聪明,其实都是我们常说的“小聪明”。他们经常偷奸耍滑,用一点小聪明来占其他人的便宜。遇到问题从来不解决,怕吃苦、怕吃亏。

有些孩子上了学之后,尤其是参加集体活动时,见到苦事就躲避,遇到麻烦就退缩,有时干脆就去找父母帮忙。

心理学家李玫瑾曾经说:人在幼年的时候,吃的苦越多,他将来的承受力就越好。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更不要对他们百依百顺,逆子都是宠溺出来的。

换句话说,孩子越拒绝吃苦,从不吃亏的话,那么,孩子将来多半是没有出息的。

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是怕自己的的孩子吃亏,所以总是怂恿孩子占便宜。当自己的孩子能占到便宜时,家长还会暗自欣喜。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投机取巧。

3、“不听劝”的孩子

生活中,还有一类孩子的性格是比较固执的,他们时常的不听劝。而这类孩子看似很有主见,思想很成熟,我们不否认这类孩子有主见,但是他们确实属于难管理、难管教的一类孩子。

虽然我们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经常对父母的权威做出挑战,那么长大后这样的孩子就比较具有攻击性,对谁都不服,有种唯我独尊的个性。而这类人在现代生活和职场中是最不受同事欢迎的。

同时,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没有自我负责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也比较弱,但是性格却总是不听劝,就会让他们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人际关系不会很好。

4从不做家务的孩子

除了思想上投机取巧,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的事情从来不自己做,都是家长代劳。除了自己找借口,很多时候也是父母不给孩子机会。

一些家长想让孩子的身心都用在学习上,所以一些家务事从来不让孩子参与。就连自己的衣服、袜子都是家长给洗。但是,这样却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在家总是这么轻松,不帮家长分担负担,长大后,孩子也不能体恤家长的艰辛。

帮孩子事事包办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是在害孩子。当孩子将来有一天离开父母的时候,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能保证,不能融入集体生活,还何谈事业成功?

面对“假聪明”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引导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智商,而孩子最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取悦于先天条件,更跟父母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所以,家长要能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成长信号,如果有以上4种表现,就要抓紧进行正面的引导,避免孩子过度地耍小聪明!

①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现代生活条件变好,很多城市的孩子体会不到艰苦的生活,所以,在幸福之余,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艰苦耐劳、节俭的精神;

②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具有同理心是现代社会所需的一种精神技能,具有同理心的孩子不仅可以得到其他人的赞同,也能让孩子自带感染力和吸引力,人际关系都比较好;

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做家务,所以,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让孩子做一些家务,至少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

各位家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小聪明”,家长要辨别这些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如果只是孩子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就要注意了,不改正的话恐怕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真正无私的爱,是家长给予孩子良好的、正面的家庭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10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