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各种新的应用方面如果要有一定的性能追求,那么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芯片作为支撑,在科技应用场景上来说,中国已经比较强大,但是在制造领域,由于长时间以来都是采取的第三方代工的方式生产,所以自主的制造能力一直都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这其中其实有很多的原因,一是半导体制造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而且短时间之内看到回报的概率比较小,另外一方面就是人才短板,西方科技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由于长时间的研发和积累,相关的人才有了发展的土壤,有了成长的环境,所以技能方面都有用武之地,而中国其实就算是在业内比较著名的中芯国际,很长时间以来使用的技术也都是引进的,在自主研发上面,缺少了传承。
但随着现在中国科技市场的逐渐发展壮大,市场规模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加之现在进口环境恶化,其实芯片制造已经成为我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在庞大的市场规模需求之下,或早或晚,我们总要在自主制造方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是在技术差距已经比较大的前提之下,如何破局,如何让中国半导体技术在这个关键节点实现弯道超车?日前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汝京认为,其实美国对于其他国家在关键技术方面实行封锁措施这个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前日本等国家都面临过类似事情,但是也都顺利过关,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其实我们跟美国之间的差距没有这么大,对于美国也没有必要感到害怕,因为美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半导体技术发展上面,材料领域当中,已经进入了第三代,在应用场景上,第三代半导体主要使用在5G相关的技术里,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新能源充电桩等。张汝京表示,单单从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上来看,其实我们跟美国之间的差距已经是比较小的特别是在半导体材料、生产和设计方面。在芯片领域差距比较大的其实主要集中在了设备和光科技上面。
其实美国方面之所以在关键技术领域当中突然进行卡脖子,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强大的科技应用领域,因为市场规模庞大,同类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中国科技的应用场景方面一直以来变化都是挺大的,很多应用在中国市场获得认可之后还在世界上面开始大放异彩,比如抖音等应用。未来在5G技术的领先优势之下,通讯、人工智能、云端服务领域当中,中国势必会打打超前。
而在应对国内发展半导体方面,张汝京表示,其实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储备,做这个行业是寂寞的、艰苦的,需要强大信仰来支撑。
了解更多,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