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惊叹于桃李面包吴志刚84岁才退休,娃哈哈宗庆后75岁仍在一线奔波,感叹他们古稀之年仍奋战在食业一线。殊不知,双汇创始人万隆,于1940年出生,今年迈入80岁,80岁的他仍奋战在一线,至今日程中还没出现“退休”两字。
万隆是食品行业泰斗级人物,是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更是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他把冷鲜肉引入中国,年生猪屠宰量达5380万头,生产工厂遍布欧美亚,十万员工,年收超1700亿。他豪掷430亿收购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企业,帮对方还债150亿,打破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案的纪录,并分别在A股和港股缔造两家肉食巨头——双汇、万洲国际。
近日,双汇及其母公司万洲国际纷纷发布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双汇营收363.48亿,净利润30.41亿;万洲国际营收124.81亿美元(约合867.06亿人民币),净利润9.25亿美元(约合64.26亿人民币)。双汇及万洲国际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坐稳全球肉食霸主的宝座!
上半年,双汇净利润约为833万/天,去年同期为652万/天;万洲国际净利润为1760万/天,去年同期为1093万/天。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肉类价格通胀等多重压力与挑战,但其业绩情况依然领跑肉类加工行业。
全球肉食霸主
1968年,万隆退伍后,被分配到肉联厂(双汇的前身)工作,从此开启了近40年的“屠夫”生涯。
这家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的国营肉联小厂连续26年亏损,背上了580多万元的债务包袱,站在濒临倒闭的边缘。1984年7月,万隆当选厂长,将一个巨亏580万的小肉联厂做成了全球好评的猪肉食品企业。
1999年,万隆还把冷鲜肉模式引入中国,实施品牌化经营,改变中国几千年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
2013年,万隆并豪掷430亿收购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整合中、美、欧200余家附属公司,帮对方还债150亿,打破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案的纪录,成功跻身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
万洲国际在满足中国人“口腹之欲”上面的努力,收获了丰厚的成果。
2019年,万洲国际生猪出栏量2180万头,生猪屠宰量5380万头。可见自己养的2000多万头猪也未满足不了万洲国际的胃口,其年屠宰生猪量能绕地球两圈。从数据来看,万洲国际仍是全球生猪养殖和屠宰的双料霸主,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
新时期,万洲国际以独特的业务模式,连接了中国(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和美国(全球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美国养猪,中国卖肉,借助美国生猪养殖的低成本,低价卖给国民,让全国人民吃好猪肉,这是万洲的中国梦。
一个低调的杀猪匠
低调的双汇董事长万隆就像沙漠中的一棵树,一生倔强。所以,在食品行业素有“头发很少,头皮很硬”之称。30多年来,他与体制博弈、与资本过招、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年龄赛跑,凭借非凡的毅力,万隆用了几十年把猪肉生意做成了世界第一。
年初,福布斯发布2020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万隆以15亿美元(约合106亿人民币)的身家上榜,被人们称为“最有钱的食神”。财富与名气登上巅峰,缘于万隆带领双汇发展运用资本力量,快速发展壮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但是万隆低调的说,自己只是个屠夫,没那么好炫耀的。
对于财富,万隆也是异常慷慨。6月伊始,A股上市公司们发出的万亿“红包雨”如期而至。
食业家了解到,在A股市场上,双汇以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分红,近五年,双汇发展实现净利润233.33亿元,派发的现金红利将达227.86亿元,分红率约为97.66%。虽然万隆对事业很执着,但对钱财看得却很淡。
结语
亚洲饮食食品行业的三巨头,已经非中粮集团、丰益国际、万洲国际三家企业莫属。在三家企业中,万洲国际虽然年轻,但以横跨亚美欧三大洲的雄厚实力和勃勃增长力令业界刮目相看,其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
除了工作,万隆也无其他任何享乐及爱好,生活极其机械单调。即使在企业家圈子里,也没有太多人与这位老人有过交集。曾经有人问万隆,你最喜欢做什么事?他说:杀猪,把猪杀好。
如今,80岁高龄的万隆仍奋战在一线,让全国人民吃好猪肉,实现万隆的“中国梦”。毕竟,他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杀猪,把猪杀好。”
参考消息
新金融观察,彭俊勇,双汇创始人万隆:最喜欢做的事是杀猪把猪杀好
冯仑风马牛,双汇掌门万隆的传奇
食业家,巴玖,A股分红谁最豪?温氏狂撒69.05亿,伊利49.13亿,双汇33.19亿……
食业家,巴玖,万洲国际:1519亿,全球肉食霸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