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针#
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让我们忍不住夸赞。不过赞美孩子也有大学问,研究表明,总是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取而代之,我们可以赞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过程,或是思路等等。让我们用有效的称赞,不浪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契机。
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正面激励",但是整天"宝宝真棒!""宝宝太厉害了!"这么一味地夸,真的好吗?万一哪天没人夸了,孩子心里难道不会有落差?所以,夸孩子可以,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如何表达才是对孩子最适用的夸奖方式呢?一起来看看这些基础的表达方式,夸孩子要夸到点上!
常见的夸奖孩子的误区
1、不分对错的夸奖
不讲原则,不分对错,不计后果的表扬孩子。每次表扬都会让周围的人大跌眼镜,甚至尴尬的捧场。
这就使得,有些时候孩子明明做错了,家长也会胡乱的夸奖一番。"不分对错"式表扬,很容易给孩子的三观造成误导,儿童、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易受暗示。
不分对错的表扬甚至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埋雷,无论是人品、行为、思维都有可能造成难以补救的"损伤"。甚至孩子在犯下错误的时候都会毫无悔改的理直气壮,在别人客观正确的评价时,都有可能产生愤怒、报复情绪。
2、没有原因的夸奖
可能孩子只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就会奉上一大波毫无原因的夸奖。而对于自我评价较低的孩子来说,这些夸奖会让他觉得很讽刺。
而且,对孩子经常完成的事情突然大加奖励,易使孩子把习惯当成了不起的成绩。如果总是随便把赞美和奖励联系在一起,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会有一种错觉——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奖励的。
父母也将会因此面对孩子的要挟,奖励变得适得其反。同时滥用物质奖励会养成孩子的娇奢习惯,不爱惜物品,不懂得珍惜他人劳动。
3、没有原则的过分夸奖
当一个孩子故意将玩具或者是吃食故意扔出去,搞得一地狼藉,旁边的家长则是开心道:"宝宝真棒!力气真大!"诸如之类的毫无原则的夸奖。
孩子会因为没有实现父母的要求而耿耿于怀。没有原则的过分夸奖,很容易影响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
可以看出,家长在夸奖教育上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这与父母对于夸奖教育的认知偏差有一定的关系夸奖并非简单的夸耀,夸孩子也是一种技术活。除了这些夸奖误区导致的直接负面影响外,不恰当的夸奖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
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要如何鼓励孩子呢?
1.夸具体不夸全部
一说到夸孩子,估计很多人会想到成人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你真棒"的"经典"画面。
这样做可以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仅仅这样做还不足够。如果夸奖时能描述目标行为,那效果会更好!
比如,孩子帮助老师拿了一件东西,老师与其兴高采烈地夸他"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老师取东西,老师很开心";可以夸奖孩子"小手很安静"、"小手洗得真干净"。这需要教导者对于目标行为的定义非常清楚才能做到每次的夸奖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作为妈妈的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是需要赞扬的,但是在赞扬孩子的时候,只能赞扬孩子的努力,不应该只去赞扬孩子的聪明和漂亮。
因为聪明是孩子先天的优势,根本和孩子的努力是没有关系的,这些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而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的事情。
比如孩子在家里完成作业后(或者写作业的时候),爸爸从来都不夸奖。而妈妈每次(甚至每写一个字)都夸奖,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可能只在妈妈在家的时候写作业,爸爸在家的时候就不写作业。因为强化使用的不一致,孩子更容易选择有强化的那一方。这不利于孩子的泛化。
爸爸妈妈应该多赞扬孩子们的努力,而不是赞扬他们的天赋,夸赞孩子的努力,是暗示他们多去努力和挑战自我,而不是夸赞他们的天赋,让宝宝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天生带来的,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
3、夸奖有的时候可以是孩子失败后的鼓励
以常人的心理来看,失败了,都会感到沮丧、难过,并且自责、后悔,这个时候是他们最伤心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
当孩子失败后,主观上会以为父母会对自己大加批评,内心的负面情绪影响,很容易对自己进行负面的评价。
但是这时父母在孩子失败后的鼓励更加能够让孩子有勇气面对现实。这时候的夸奖会让孩子更加的坚强。
作为人师或父母,我们是孩子们的帮助者。在我们坚持不懈地陪伴和夸奖下,孩子会越来越进步!而因为我们的夸奖让孩子对我们产生的信任和肯定,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强化!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说:注重孩子早期教育与陪伴,是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投资!
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
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我在小的时候总听母亲给我讲故事,这也驱使我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
所以,我准备“沿袭”这个行为!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69.9元全套10册儿童绘本,平均下来一册都不到7块钱,不过就几根棒棒糖或者一顿早餐的价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过就忘,可孩子从绘本里学到的道理,却可以记得一辈子,爸爸妈妈们何乐不为呢?
有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