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4日开始,我国猪价持续大面积上涨,7月9日生猪价格37.95元,其后价格走下坡路。生猪价格出现上涨行情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宏观调控,向市场内投放了储备猪肉,猪价得以稳定持续发展。全国生猪价格从38.34元/公斤降到了36.25元/公斤,同比下降1.99元/公斤,且猪价在以震荡的行情趋势继续下跌。
全国生猪价格的下降反映了各地的生猪价格行情走弱,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猪价均有下跌表现,跌幅在1元/公斤-1.5元/公斤区间。猪价震荡式下跌指的是各地区猪价行情发展趋势不佳,但并不意味着猪价会猪价低。事实上,全国的猪价依然保持在高水平,海南地区的生猪价格40.68元/公斤,四川省的生猪价格40.12元/公斤,就连最低的生猪价格都能达到33.54元/公斤。
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猪价经过小幅震荡式下跌后,价格能否跌破10元大关?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猪价为何出现小幅断崖式下跌?在年初的时候生猪价格行情持续下降,5月开始的价格上涨实际是对价格持续走低的回应。猪价在经过一轮的上涨后,价格达到天花板,难有大的涨幅,加上消费市场上的反对声音,价格小幅下调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缓解猪价短期快速上涨带来的矛盾。相关部门在得到消费市场的反馈后,向市场投放了储备猪肉,抑制了猪价的上涨速度。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猪价能否跌破10元关口?短时间内猪价跌破10元关口没有可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和母猪存栏量同比正常年份偏低,全球疫情的发展导致猪肉供应链体系受影响,再加上后半年重要节日必将带来新一轮猪肉消费热潮。长时间看猪价跌破10元是大势所趋,猪肉的价值量无法支撑起猪价的持续高位运行,各地都在鼓励生猪养殖,生猪存栏量恢复后,猪肉的供给能力就能达到正常水平。
最后,再来分析一下,养殖户该怎么做?一方面生猪养殖户需要紧跟相关部门倡导,积极的开展生猪的增栏增产工作,提高国内的猪肉供给能力,保障国内的猪肉消费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生猪养殖户要提高生猪养殖技术,紧盯猪价市场,开拓销售渠道,结合消费市场的价格表现决定生猪养殖策略。对消费者来说,猪价的小幅度下降很难得到切实的利益,毕竟生猪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个市场主体,价格下降老百姓难得实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