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活理念,当人们控制住对物品的依恋和无休止的购买欲,真正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内心时,生活的负担随之减少,日子也随之过得简单、纯粹、高效。
今日,要给大家分享的便是一对日本夫妻的断舍离生活,全屋去风格化装修,干净清爽,极简纯粹,让人心无杂念,极度舒适。
建筑外观和基本情况简介
典型的临街“一户建”住宅,位于日本东京市区。区别于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外带娃的家庭,屋主K先生和妻子是一对双职工家庭,两人一起在外工作,养家带娃。
年轻的他们没有太多积蓄,但为了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他们寻觅许久,找到了一个市区性价比最高的地段,在建筑设计师的建议下,买下了一个40㎡的“迷你地皮”,建起一栋“幸福小楼”。
房屋长度10m,宽度仅3米,正面望去仿佛是个塔楼,但正是这样的房子,在夫妻俩晒到网上后,反而圈粉无数,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房子里干净清爽的居家氛围吸引了超多人。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家吧!
一层
▲车库
经由车库左侧的过道,步入大门室内,一眼望去是一个下沉式的狭窄玄关。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巧妙利用了层高优势和色调对比优势弱化了空间狭窄感,一眼望去可看到层次丰富的楼梯。
左侧还有山地自行车挂在墙壁上,此处地面是经典的下沉式玄关,用到了水泥地坪处理地面,可以有效抵挡扬尘浮灰。有壁挂收纳架,小型鞋架,用来收纳常用的包袋、衣物、鞋子。
右侧一个门扇打开内部是储物间,集中收纳备用的衣物、洗干净换季存放的鞋子,棉被、必备清洁品、卫生品……
▲书房
玄关在楼梯左侧,经过玄关,先不进入二楼,在一楼最深处(楼梯右侧)会发现一个书房。在右侧墙壁上,有一个嵌入建筑的燃气壁炉,到了冬天打开倍感温馨,屋内装有新风系统,地面铺设高分子无缝材料,即便是一楼也不会潮湿,空气质量极佳。这里有双人位办公桌,夫妻俩可以一同在家加班。一旁的屋顶灯带让灯光照明更为柔和温馨。
二层
▲楼梯间
白色烤漆钢结构楼梯,每一个台阶都做了防滑颗粒,扶手下方挂上了攀岩网兜,结实耐用。楼梯间右侧是厨房,左侧是客餐厅。
男主人在厨房操作,女主人带着儿子坐在楼梯上与其互动,居家氛围超棒。
▲餐厅
二楼作为主空间,相对一层和三层,设置了更高的层高。这里是家人生活休闲的主要空间,通过增大层高弱化了空间的狭窄感。
洁白的墙面没有任何装饰,白色是最好的“反光色”,让空间明亮度最大化,和地面的深色的高分子无缝地板对比层次鲜明。孩子可以光着脚开心的抛球玩耍,丝毫不局促。
屋顶用到两组木梁和餐厅的实木家具相呼应,配合暖光灯,倍显温馨。
除了生活必需品,家中几乎没有多余的杂物。一家人崇尚断舍离的生活,可以为小面积住宅减轻收纳负担,夫妻俩都要工作,家中杂物少,家务活和整理工作也可以减轻不少,一家三口各自有属于自己的家务负责区,不会让某一个家庭成员承担所有。
一个家最重要的是家属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居住氛围,双职工家庭加上断舍离生活。让女主人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让男主人可以体会全职太太做家务的辛劳,孩子也参与其中更早独立。一家人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学习、亲子互动,驱车自驾旅行。
看似简化了居住生活,实则从另一方面真正充实了内心生活。
▲厨房
整个橱柜布局是L型,不过侧面的一组柜子比较窄,台面空间有限,主要用于传菜以及收纳一些临时物品。下方的窄柜则集中收纳瓶瓶罐罐。左侧是一字型操作区,洗切炒动线一气呵成,右侧还有一组柜体,集中收纳各种备用电器,还有一个小型茶水台,细节考虑很周到。整个厨房呈现的效果就是人间烟火气儿~
厨房的一些收纳细节。
厨房的东西较多,因为每天都要频繁做饭,同时这里也是冲泡饮品的区域,各种器皿都是生活必需品,几乎每天使用。杂而不乱,干净整洁,一眼望去极具生活气息。
右侧门洞内还有一个小型的如厕区,内部只摆放了一个智能马桶。因为距离客餐厅较近,方便家人白天使用,缩短生活动线。
房子虽然狭窄,而且左右两侧都有建筑,但是前后方向都临街,南北通透。镂空的楼梯设计也增强了室内采光通透效果,小空间也不觉得压抑。
▲客厅
餐厅左侧便是客厅,在这个面积不大的空间里,足够三口之家休闲娱乐,孩子在一旁玩玩具,有专用的收纳盒存放物品。盒子盖上盖子就可以作为一个临时坐凳,非常实用。
三层
▲浴室/洗衣房
步入三层,浴室在楼梯口左侧,在这里设有淋浴区和泡澡区,一旁有一个小型洗手台,屋顶的采光通风很好。
带有,白天很敞亮。浴室一旁用玻璃隔断隔开了洗衣房,配置洗烘一体机,同时浴室也兼顾临时晾晒的功能。顺着镜头向左看,是儿童房。
▲主卧
房间里都是没有床的,平时会打地铺,铺上软垫睡觉。地面装有地热,冬天家里不会冷,睡起来非常舒服。左侧衣柜主要用于收纳常用衣物,备用的衣物都放在一楼的储物间。(摄影师说拍摄的时候,屋主收拾了一下,其实已经居住有一年了)
右侧是一个小型梳妆区和零碎物品收纳区。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一户建”住宅
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普通自建房,区别在于当地屋主买下土地之后,拥有永久使用权,性价比极高。而且建筑和室内装修是同步进行的,相比商品房或者传统自建房,空间利用更为巧妙,设计更为贴近居住者生活。
其实,这套住宅最打动我的是屋主一家人的生活智慧,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房子小,但换来的是更好的市区配套,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领先的医疗水平。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上,也从空间利用的的角度出发,在狭窄空间内最大化了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把空间利用到极致。本文就分享到这里,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感谢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