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中国长城:承接国运的安全担当

中国长城:承接国运的安全担当

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优劣两面性,研报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把这种两面性展现出来,本文的核心在于客观数据分析逻辑,而非标题或某句话的观点。希望读者可以带着自己的商业逻辑辩证性地看本文,跟着本号一起建立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投资逻辑,而不是成为断章取义的网络喷子。

——坑爷

关于股市中长期的方向,想了解的可以翻翻之前总领文《提前布局:股市的走向,藏在发展的进程里》;本篇继续延续信创自主可控”领域,谈谈中国电子PK体系中的Phytium(飞腾CPU)经营主体——中国长城。

中国长城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前身是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据说计算机领域的中文标准都是这家公司定义的。1997年上市后,公司更名长城电脑,传说虽然辉煌,但三十多年精耕计算机硬件,不仅没有混出名堂,业绩也是越做越差,行业地位也一路下滑。混到2015年,基本就成了计算机领域的国家队山寨代工厂。

届时,长城电脑大股东中国电子正在布局wintel战略,也就是“Windows + Intel”战略,凭借央企身份,软件硬件一把抓,励志做出个信创产业的自主可控。

当时的长城电脑虽然每年也有700多亿营业收入,但根本赚不到钱,净利润连连锁烧烤摊都比不过,时不时还亏个千把万。在我大中国靠营收排名的企业500强排行榜,这货长期都还有个不错的排名,简直就是赚钱不球行,气人第一名,还是那种天天在你眼皮子底下晃、眼不见都不行的气人(当然,最生气的肯定是大股东中国电子)。(这种货色税务体系最喜欢~)

2015年,为了进一步深化自主可控产业链,中国电子摘走了长城电脑最核心的资产——上市公司壳资源,置入中原电子圣非凡电子两家公司,同时剥离冠捷科技。这次重组直到2017年初才彻底完成,长城电脑更名为中国长城业务也焕然一新。在中国电子硬件业务的战略统筹规划下,中国长城聚焦新主业,开始布局党政军信息化硬件自主可控及安全领域,中国电子系核心硬件担当的角色基本确立,剩下的就是持续装资产了。

国家队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培育巨无霸,一旦确认了某家企业作为某一领域的核心经营主体,剩下的就是各种父爱加持,不管能不能做强,至少体量要做大,毕竟中国五百强比的都是营收。

2019年,中国长城收购天津飞腾35%的股权,飞腾CPU在我国服务器端国产CPU中基本占了70%的份额,稳坐国产服务器CPU头把交椅的地位。出售股权的两家公司分别是华大半导体和中国振华,都是中国电子旗下控股子公司。集团旗下如此核心的资产被注入到中国长城,这种地位大家自己掂量掂量。

还有另一家具备如此待遇的公司就是中国软件,其旗下中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与中国长城的飞腾CPU并称为PK生态。

简而言之,中国电子wintel战略的决心有多大,这两家公司未来受到的支持(注入的优质资产)就能有多大。

作为中国电子布局未来自主可控硬件的核心主体,大股东持股高达40.59%,考虑到大量弃权的散户,中国电子基本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当然,作为信创硬件自主可控的战略抓手,国家队的这个控制权也是不能丧失的。因此,大股东减持套现这种事,基本不会出现在中国长城身上

除了大股东之外,中国长城的其他股权基本分散的一塌糊涂,用散户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家没人坐庄的公司。



中国长城的业务主要包含三大板块,分别是电源高新电子、和信息安全整机产品,近三年(重组后)的收入结构如下图:

电源产品主要就是服务器和计算机电源、光伏电站产品和环保电池等,其中,服务器电源主要是对曾今长城电脑计算机业务的继承。作为曾今 年出货量700多亿的计算机生产公司,虽然那时候没赚到钱,但市场份额还是很可观的,继承了长城电脑电源业务的中国长城,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服务器和计算机电源生产商

电源这个业务其实没有太大说头,唯一存在的机会,就是未来可能会涉足到电动车领域,目前在环保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也推得如火如荼,换电等各种支持政策也大行其道。

虽然中国长城主要客户都是党政军,但公司毕竟也是市场主体,搞不好哪天凭借国家队优势,跨行支持一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完全足以带飞市值。

高新电子业务主要就是军事通信卫星与定位导航海洋信息安全、以及军用自主可控计算机及网络四项业务。这个版块业务就很有看头了,目前营收最好的就是军事通信和卫星导航业务,中国长城的军事通信产品基本能够覆盖所有现行频段,在陆军通信领域市场份额高达60%,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属于根正苗红的军工业务

根据公开数据,按兵种和军力规模来算,中国长城在整个军事通信领域的市场份额大约有30%。至于海空通讯领域,虽然当前中国长城的市场份额相对不大,但圣非凡对海洋信息安全产业的研发和布局、以及中原电子在卫星通讯与导航领域的布局,很可能是要在海、空两军的军事通讯领域再加一把力,尤其是当前各种脱钩的国际环境中,加速军事通讯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都是重中之重。

最关键的是:军事通讯供应商是有资质要求的,这个市场别人很难抢得走。

此外,擅长卫星通讯技术的中国长城,未来也存在进入民用通信领域,军转民和北斗应用都是广受市场欢迎的热点。

信息安全和整机产品作为中国长城的压轴产品,主要分为党政军信息化产品、和金融、医疗等核心产业的信息化产品两类。这些产品种类比较多,综合说起来又比较抽象,这里举个例子:中国长城信息安全及整机产品,主要就是服务器、桌面电脑、数据中心存储设备、一体机、笔记本、医院银行等终端信息化硬件,以及配套的系统软件。

这个部分的核心支撑就是飞腾CPU,因为信息化硬件整机最难搞的部件就是计算芯片,而去年注入的天津飞腾,刚好就弥补了中国长城在硬件芯片方面的自主可控。

至于硬件为何会被上升到信息安全这个地位,成为我国大力支持的产业,就是因为苹果IOS系统和Intel芯片内置独立子系统都出现过后门,用了这种带后门的进口硬件,机密信息随时可能被套走。

在民用领域,这种信息安全最多也就是造成经济损失和隐私泄露的精神损失,如果上升到党政军领域,那损失就不是能用钱能衡量的,尤其是在当前逆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这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就愈加显现。

除了党政军之外,金融领域、民生领域、医疗体系等等,也具有非常高的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性需求,这也是继党政军后第二大需要保障信息安全的领域。

作为我国信创领域硬件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的核芯,国产主流CPU基本被中国长城的飞腾和中科系的龙芯垄断。龙芯的优势在于PC端、专用设备、工控类和嵌入式终端,相比之下,飞腾CPU在服务器适配等方面性能更好,在党政军领域有较大优势,加上中国电子“PK生态”加持,很可能会成为中短期自主可控CPU的核心产品。毕竟,党政军的信创终端自主可控比民用市场更紧迫些,从下游市场导向来看,飞腾的市场面也比龙芯、兆芯好很多(兆芯目前还没有服务器芯片)。

业务说完了,下面就来简单看看业绩(重点在于重组之后)~



中国长城的业绩有个断崖式下跌,2016年以前,核心主体就是长城电脑,营收七八百亿,却赚不到钱;2017年重组之后,主营业务基本全换了,营收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利润却翻倍的往上涨——资本市场最喜欢这种事。

对于这种业务全换的重组,我们还是叫他“借壳”更贴切些。

借壳前的两大项业务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回顾一下转型后的三项核心业务:

高新电子基本占了4成多,剩下的电源产品和信息安全整机平分秋色,各占3成左右。至于园区及物业服务,完全就是闲置房产的有效利用,早晚都会剥离出去的。

业务的具体内容,上一版块已经讲清楚了,目前增速最高的就是信息安全整机产品,预计我国党政军领域,近三年应该还有每年100万台左右的桌面电脑置换需求(某机构局部省市草根调研数据),中国长城这块业务收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至于大头的高新电子,实质就是军用通信产品,这个部分基本是稳中有增,但不会暴增太多,除非海空两军的通讯市场取得巨大进展(目测近两年推进不会太快)。所以,这个板块主要还是看热点炒作,毕竟这才是根正苗红的核心军工企业,遇上金毛捣蛋的大环境,简直就是干柴烈火行情

对于电源产品,当前领域短期不会有太大的爆发力,若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一下,那前景就相当大了。当然,这个只能边走边看,毕竟当前的核心精力都要放在自主可控上,有没有精力跨领域发展也是个问题。

资产重组的价值,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利润率。借壳后的三大业务毛利率,平均能够达到20%以上,基本算是翻了三倍。

上图为中国长城2019年的成本分布,虽然借壳后利润率有很大提升,但硬件制造业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毕竟是中国电子的硬件担当),原材料成本自然是大头。鉴于中国电子的下游主要是党政军客户,产品定价自然不会是市场价,一般都会给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其他成本项中,研发费用8个亿,基本占到年度毛利润的三分之一,也算是比较有决心了,这个部分后期可能还会提升。特别说明一下,中国长城的研发都是背后有支持的,6个亿的其他收益,主要就是政府补助,毕竟这种战略性企业,政策倾斜是必然的。

中国长城的周转率在借壳后有明显提升,主要原因是产品交付期延长了,并非企业经营效率出了问题。在高端装备领域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律:产品技术附加值越高、货值越大,交付周期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延长

至于2020年一季度经营周期的显著延长,这是正儿八经的经营出了小问题,主要是疫情影响,相信这种情况并非可持续

重组后的中国长城,对应的各项利润率也有显著提升,我们可以将净利润10%、毛利润20%~25%作为一个未来的参考标准,如果利润率能够提升,则表明中国长城的产业地位和产品质量有所提升;反之,就要当心是否再次陷入低利润率陷阱,沦为低端制造企业。

重组后,中国长城的回款率出现了小幅下滑,但9成以上的回款率已经很让其他to B制造业企业羡慕了。考虑到下游都是党政军客户,资信应该不是问题,回款都只是时间问题但短期内会占用中国长城的大量资金,毕竟95%的回款率,就意味着能吞噬10%的净利率,经营净现金流自然不会太好看。

至于一季度回款率显著上涨到167%,主要是疫情造成的交付障碍,与预订单付款的差额,表明下游的客观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从增长动力方面,业务置换带动了中国长城净利润的显著增长,但经营净现金流却大大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以前做低端代工的业务流水大,相比之下就显得当前更加小而精。至于经营净现金流远低于净利润,上面已经说了是下游货款未能及时回款。

同时,公司近三年除了重组定增15亿之外,每年都有大额借款,莫不是要搞事情?

当然,这里也要提示一下,大存大贷也可能会有其他风险,比如当年的康得新就是如此瞒天过海,最后闹出个大窟窿。但坑爷认为,作为中国电子旗下PK生态的核心推动者,搞事情的概率要大得多~

中国长城的资产盘子还是相当大的,其中半数都是流动性资产,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可以的。(实在扛不住了也是有人救的~)

此外,公司既没有商誉,无形资产规模又低,基本不存在大额资产减值风险;只要经营能稳住,风险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在资金来源方面,中国长城长短期有息负债规模总额高达90亿,其中半数都是近三年借的,狂借钱补充资金,很可能就是要搞事情~


作为“中国自主可控信创硬件的国家队核心经营主体之一”,中国长城的核心竞争力可谓相当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国家队优势:国家队安全可控的核心主力香不香?党政军信息系统硬件安全的使命担当者之一香不香?

【2】小范围垄断优势:党政军的供应商资质是稀缺资源,中国长城具备党政军信息化整机供应资格,尤其是陆军军事通讯领域,基本属于资质垄断性企业。

【3】股东优势:作为中国电子旗下自主可控硬件的核心经营主体,基本所有的优质硬件经营业务和资质,只要中国电子系能做主的,多半都能装进中国长城,比如飞腾CPU、中原电子等

【4】自主可控的趋势机会:我国信创硬件被洋人按在地上摩擦了几十年,虽然现在依旧被蹂躏,但总归要励志掰回来的,中国长城就充当了这一角色的先锋军,虽然技术追上还很遥远,但举国之力的支持还是有的:比如市场、资金和技术等。

【5】外围压力倒逼:近期金毛越来越调皮,动不动就划拳蹬腿秀刀子,这种外围压力也是我国军工供应链爆发的重要动力(包含炒作动力)。

【6】其他。



中国长城业务虽然转型了,但老国企的原有负担依旧存在,除了大量的低学历生产人员之外,2177人的退休待养人员也是巨大的财务负担。

作为硬件整机生产企业,中国长城的销售人员仅有4%,显然是不愁客户的垄断企业典型特征。仅有的销售人员,也大多都是客情维护和销售流程的执行,基本不存在太大的业绩压力。

此外,公司技术人员占比31%,配合8.5亿的研发资金,在改进式研究模式中,基本也算是够用了。

人力资源方面,中国长城的整体学历偏低,结合国有企业难进难处的铁饭碗体制,中国长城近年来的人员流动和新增人员数量目测不会太多,难免存在人员老龄化问题。

总体来看,中国长城的人才素质、工种构成、年龄结构等因素,与国家信创硬件自主可控的战略定位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匹配,团队活力也略有欠缺。

中国长城的福利待遇并不算高,考虑到两千多退休人员还要跳出来分一杯羹,真实收入水平比上图数据还要略低一点。这种收入水平在国企中也就是中等偏下,很大概率是因为有大量低收入的生产工拖了后腿。

这种收入水平对于高端人才完全没有吸引力,因此,对于当前四千多人的技术团队的整体质量,还是有些前景堪忧。



作为“自主可控的大国重器苗子”,中国长城的综合评分如下:

【1】中国长城最有价值的就是中国电子赋予的战略定位国家队身份党政军市场的资质壁垒。这三项因素,既赋予了中国长城巨大的下游市场,也赋予了无所畏惧的资源支撑,作为PK生态和自主可控的硬件担当,中国长城只要按着既定战略蒙眼狂奔即可。

【2】接着上述三因素,中国长城的增长基本是跟我国信创硬件自主可控绑定的,增长都是必然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时间周期会拉多长的问题。

【3】中国长城基本没有太多资本运作的能力,资产重组和兼并收购基本都是中国电子的意图体现;然而,有了这个就完全足够了,后期如果遇上核心硬件资产,很有可能还是要装进来的。

【4】中国长城的管理软实力确实没有太大看头,我们这里就不踩他了,人才梯队也比战略落后。

【5】按照当前的业务结构,中国长城就是为党政军服务的,所以各项风险基本没有,唯一存在风险可能的也就是应收账款——恐怕下游应该不会存在赖账问题吧~

【6】按照年度11亿的净利润来看,中国长城的估值真心不高;这里最适合拿来对标的就是中国软件,而不是wind所列示的同业公司。作为中国电子PK领域的两大经营主体,中国软件和中国长城可谓是平分秋色,两家公司市值也很相近,但中国长城的利润要比中国软件好太多。从这个角度来看,爆发力还是很强的~

当前,中国长城的概念非常多,集成电路、芯片、国产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军工、军民融合……等等概念层出不穷。这些概念都是实打实的概念,但太多了就容易把人搞晕。坑爷简单的提几个核心概念给各位看官做个参考:安全中国核心军工自主可控核心国家队。

中国长城的未来战略,基本都是中国电子赋予的,而中国电子的战略规划,就是国家安全的意志体现。所以,中国长城未来的战略就是国家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这个战略定位香不香?

废话就不多说了,坑爷认为,中国长城的业务和战略,都是实打实服务国家信息安全的,属于国家战略的核心承接主体之一。当然,这个发展周期可能会有些长,短期人才配置也未必跟得上,但承接了国运的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不好~


重要声明:本文仅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研究,旨在做到客观、真实、全面、系统。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推荐任何股票,感谢各位老铁的观看和转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74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