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绩出来后,有高校招生老师相继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钟芳蓉说,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网友们纷纷表示不理解:“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的专业呢?”“到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这种家庭应该选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
可是钟芳蓉觉得,“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对此,@宝藏妈妈联萌表示,如果你是真的对考古感兴趣,那么我非常支持你的选择!
先不说姑娘选择的可是北大考古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诶,找工作分分钟不用发愁好不好。单凭姑娘对考古的这份热爱,以后在漫长的学习、工作生涯中,所思所想所学都是毕生最爱,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不是吗?如果没有填报一个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学四年将是一件多痛苦的事呀!如果仅仅为了糊口,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说着不喜欢的话做着不喜欢的事,你对这份工作能有多少认同感呢?
人活着,不是只为了物质享受,还有精神的追求。
樊锦诗先生在莫高窟。
樊锦诗先生深居大漠57年,用自己的一生守候着敦煌石窟,将全部心血投入到考古事业中。这苦吗?对我们来说,很苦,可他却甘之如饴、乐在其中,因为热爱,因而坚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接到了国家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任务。后来,有关部门都把这事忘记了,一分钱稿费都没有,他依然坚持编撰,历经36载,终于完成了250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我国掌握这门语言的不到百人。这本词典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陈忠实
作家陈忠实,一生为文学而努力。写《白鹿原》时,为了让自己完全融入写作氛围,他从省作协大院搬到乡下独居;为写这部小说,他打了无数遍腹稿,阅读了大量经典名著和非文学书籍;在正式动笔前,他借助短篇写作,为这部长篇进行形式上的探索;而整个创作过程,又花了陈忠实整整6年时间。《白鹿原》几乎耗尽了陈忠实的全部气力,却也让他抵达自己的人生巅峰。
“成功”的定义丰富多彩,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都是成功。很多人追求物质、追求个性独立,这也无可厚非。然而,那些一生择一事,把个人爱好、个人选择与国家需求相呼应的人们,也为我们诠释了一种人生精神。
湖南高分女孩的选择,既满足了兴趣爱好、理想情怀,又兼顾了现实生活,有何不可?
所以,各位准大学生们,你们准备选什么专业呢?你们会选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现实一些,选择那些热门专业呢?
我们评论区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6885.html